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1687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16861.典型食品果汁中百菌清农药残留荧光检测建模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典型食品果汁(苹果汁和桃汁)与百菌清混合体系进行了荧光光谱检测,发现在352 nm处有明显百菌清药物特征峰。对混合体系的荧光发射光谱和其导数光谱进行回归分析建模,得到果汁中百菌清浓度和荧光强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函数。在两种光谱模式下所建指数预测模型函数相关系数都高于0.99,优于线性模型函数;针对两种果汁,原始光谱模式下所建指数模型函数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和100%,线性模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和118%;导数光谱模式下,两种果汁中百菌清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和102%,而线性模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和120%。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荧光光谱法直接实现果汁中百菌清残留检测,且指数函数预测模型优于线性模型,同时表明在果汁-百菌清混合体系的农药残留定量预测中,导数荧光光谱方法并无显著优势,可直接选用荧光原始光谱建模分析。
    关键词:荧光光谱;农药残留;果汁;百菌清
  • 16862.万隆:食品企业要调整结构减少中小屠宰场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现在我们的食品产业总体来看,还是存在散、乱、差、小的情况,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食品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升级,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方面,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走工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的道路。万隆说,现在有些城市和农村,还存在"注水肉"和未经检验检疫的
    关键词:食品;产业;万隆;印度尼西亚;屠宰场;企业管理;企业;
  • 16863.基于拉曼光谱成像的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无损检测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对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进行快速、无损、原位检测,并对2种添加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采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线扫描式拉曼光谱成像系统,激发光源波长为785 nm,有效光谱范围为0~2885.7 cm~(-1).分别在小麦粉中添加含量为0.1%~30%的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选取感兴趣区域的光谱信号进行平均,得到平均光谱代表该样品的拉曼信息.分别选取过氧化苯甲酰和L-抗坏血酸的2个特征峰,与该物质在小麦粉中的含量建立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8和0.9912.采集的特征波段拉曼图像经过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air PLS)方法扣除荧光背景后,选取合适的特征峰强度作为阈值,对校正拉曼图像进行二值化分析,得到添加物的空间分布可视化图像.该方法与点检测拉曼技术相比,具有检测结果准确且检测时间较短的优势,且可以实现不均匀样品中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与分布可视化.
    关键词:拉曼光谱成像;小麦粉;过氧化苯甲酰;L-抗坏血酸;分布可视化
  • 16864.理财热难解三全食品竞争压力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关键词:三全食品;理财热;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公司整体业绩;交通银行;销售净利润率;管理研究院;经营资金;利润总额;
  • 16865.基于图像小波变换的食品包装印刷缺陷检测方法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目前我国食品企业对于其产品包装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印刷作为包装工艺中展示产品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部分,已受到许多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对食品包装印刷缺陷检测系统进行介绍,主要阐述图像预处理部分。建立传统小波变换算法模型和改进型小波变换算法模型,并利用仿真性实验对这两种算法的检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图像小波变换算法能够很好的提高食品包装印刷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并实现无损检测。
    关键词:小波变换;食品包装印刷;机器视觉技术;图像增强处理
  • 16866.红葱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其在食品化妆品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鸢尾科植物红葱是我国西南地区民间药用植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皮肤美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本论文旨在研究红葱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以及在食品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红葱不同极性溶剂部位提取物的总黄酮、总蒽醌、总多酚的含量,及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测定;优化红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及在不同pH介质中的稳定性;制备含红葱水提液的饮料;制备含红葱提取物的化妆品美白乳液,通过人体体外皮肤试验评价其美白功效。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萃取红葱乙醇提取物。以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红葱在各极性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总多酚、总蒽醌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别为0.78%、0.78%;石油醚部位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8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试验证明其方法稳定可靠。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红葱乙醇粗提液(1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11827)的抑菌效果,结合打孔法检测各极性提取部位的抑菌圈大小。各极性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提取部位抑菌活性最强,对细菌ATCC25923与ATCC11827的最大抑菌圈直径达31.83±0.50、31.15±0.33 mm,表现为高度敏感,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尼泊金乙酯。红葱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乙醇各极性部位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总抗氧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红葱乙酸乙酯分离部位对DPPH·与·OH的最大抑制率为88.5%、86.8%。各极性提取物部位对DPPH·的清除浓度较·OH低,自由基清除率都较阳性对照VC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葱红色素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1%,料液比1:54,超声时间40 min,红葱红色素粗提物得率为17.97%。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红葱红色素有较强的DPPH·和·OH清除能力,其清除率率与色素质量浓度之间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与市售红曲红色素较为接近。红葱红色素受pH的影响较大,在pH2~10的范围内色度变化依次呈现亮黄色至暗红色,在pH5~8的中性环境中较稳定,色泽为纯正的橘红色。将所得到红葱水提液添加到饮料配方中,配制的饮料呈均匀透亮的红棕色,具有红葱特有的香气,略带苏打水风味。为考察红葱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将其添加到化妆品配方中制备红葱美白乳液,实验结果表明该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对皮肤无过敏现象。通过人体体外皮肤试验,以Lab色度系统评价红葱美白乳液的美白功效,发现L*、ΔE值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其美白效果高于空白对照,说明长期使用红葱美白乳液,具有一定美白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民间草药红葱在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红葱产品形式。
    关键词:红葱;抑菌;抗氧化;红色素;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
  • 16867.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食品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意义,并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和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应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控制;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有效途径
  • 16868.食品配料对荷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以干荷叶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浸提荷叶黄酮测定其稳定性,以期拓展其应用。对荷叶黄酮浸提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柠檬酸、淀粉、结冷胶、海藻酸钠和CMC,每天测定其吸光度,确定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较低浓度的蔗糖对荷叶黄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蔗糖浓度太高,荷叶黄酮稳定性稍有下降;淀粉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呈现正相关;结冷胶、海藻酸钠和CMC对荷叶黄酮的稳定性整体影响不大,趋于平稳,在长期保存时,能够保持荷叶黄酮的稳定。
    关键词:荷叶;黄酮;稳定性;食品配料
  • 16869.应用型职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食品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化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
  • 16870.聚谷氨酸修饰电极测定食品中的麦芽酚

    [食品制造业] [2017-02-12]

    建立一种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测定麦芽酚的新方法。制备了聚谷氨酸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谷氨酸修饰电极对麦芽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催化作用,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相比,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大;在p H8.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citric acid buffer solution,PBS)中,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呈现不可逆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麦芽酚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2.40×10-6~6.61×10-4mol/L,检出限为8.0×10-7mol/L。用该种方法测定了面包、饮料、啤酒中的麦芽酚,回收率在98.8%~103.7%之间,结果满意。该方法灵敏、准确、实用,对食品中麦芽酚的测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谷氨酸修饰电极;麦芽酚;循环伏安法
首页  上一页  ...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