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1.镜鲤眼径及眼间距性状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68个个体,分析其眼径(ED)和眼间距(EC)与164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末端序列来源的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结果164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401个等位基因,463种基因型,利用GLM模型对每个标记与对应的性状做回归分析, Permutation 10000次检验结果显示,共22个微卫星标记分别与眼径和眼间距具有显著相关性(P
关键词:镜鲤;眼径;眼间距;微卫星标记;Cyprinus carpio L.;eye diameter;eye cross;SSR
-
4622.胶州湾中部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捕获虾类共17种,隶属于6科15属.虾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月间变化,9月、10月、6月资源量较高,平均网获质量的变化范围为223.9~3422.9 g/h,平均网获尾数为41~1608 ind/h;优势种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月间变化,全年的优势种为鹰爪虾(Trachysalambra curvirostri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虾类种类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为0.77~1.89,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0~2.34,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26~0.76,多样性指数月变化较大,且春夏季高于秋冬季.CLUSTER 聚类分析与 MDS 分析可将胶州湾中部海域全年虾类群落划分为4个月份组群:Ⅰ组群(4月、5月),Ⅱ组群(12月—翌年3月),Ⅲ组群(6月、9月、10月)和Ⅳ组群(7月、8月、11月).ANOSIM 分析表明,Ⅱ组群与Ⅲ组群、Ⅱ组群与Ⅳ组群差异显著,其他组群间差异不显著.各组群典型种与组群间分歧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BIOENV 分析表明,底层水温是影响胶州湾中部海域虾类群落结构月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旨在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胶州湾海域虾类资源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胶州湾;虾类;群落结构;种类多样性;Jiaozhou Bay;shrimp;community structure;species diversity
-
4623.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SNPs与生长性状和糖原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研究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长和糖原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对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Cg-GPH)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来自5个家系322个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性状(包括壳高、壳长、壳宽、总体质量以及软体部质量)和糖原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1940 bp的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中共检测到82个SNPs位点,其中63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1个SNPs位点位于5′-UTR区,18个SNPs位点位于3′-UTR区,编码区SNPs平均密度为1/25 bp;5个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P
关键词: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生长性状;糖原;SNPs;Crassostrea gigas;glycogen phosphorylase gene;growth performance;glycogen;SNPs
-
4624.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广义代数差分型地位指数模型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基于3种常用的理论生长模型,利用代数差分法和广义代数差分法推导8个差分型地位指数模型.模型拟合采用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林分79个临时样地的纵向剖面解析木数据和分类变量回归的参数估计方法,模型筛选采用统计指标和图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着重突出了图形分析的重要性;同时,本文对于最佳模型的应用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广义差分型地位指数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2)基于Hossfeld IV生长模型的广义差分型地位指数模型表现出了最佳的性能,推荐采用该模型对加拿大哥伦比亚省30~200年的美国黄松林分进行树高生长预测和立地质量分类;3)依据预测的相对误差,确定100年为最佳指数年龄.
关键词:地位指数模型;广义代数差分法;美国黄松;指数年龄
-
4625.噻嗪酮-烯啶虫胺在水稻田样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建立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稻田水采用硅胶柱分离、净化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稻田土、稻米和稻谷壳均采用氯仿/丙酮(体积比为2:1)超声提取,稻米和稻谷壳样品提取后浓缩,定容后直接定量分析,而土壤样品经硅胶柱净化后定量分析.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为95∶5)和氯仿/丙酮(体积比为3∶1,)为提取剂,分别提取水稻植株中噻嗪酮-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硅胶柱净化.稻田土、水稻植株、稻米和稻谷壳样品中噻嗪酮和烯啶虫胺残留量提取净化后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稻田水直接上样于硅胶柱吸附,用石油醚和甲醇洗脱并分别收集、浓缩后定容,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的线性范围为0.01 ~ 10.00 mg·L-1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8和0.999 7.气相色谱法检测噻嗪酮-烯啶虫胺的线性范围为0.005 ~4.00 mg·L-1,R2分别为0.999 1和0.994 7.在试验添加浓度范围内,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在水稻田所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7.10%~112.23%和80.04%~115.9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9%~ 10.57%和0.70% ~8.86%.
关键词:噻嗪酮;烯啶虫胺;水稻;前处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buprofezin;nitenpyram;rice;preparation;gas chromatography (G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4626.平面振动筛分装置气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探索平面振动筛分装置清选室内气流场的分布规律,运用CFD软件Fluent对其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气流从风机到筛面,形成比较顺畅的流场,在筛面出口后由于鱼鳞筛的作用,气流方向朝清选室出口处变化,有利于将杂物吹出.为验证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在清选实验台上对筛面中点及出风口的风速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CFD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风速变化规律一致,但CFD模拟值比实际值稍高.
关键词:数值模拟;试验;平面振动筛;CFD;numerical simulation;test;plane vibrating sieve;CFD
-
4627.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产养殖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三都澳是中国沿海典型海水养殖海湾.本研究依据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共9个航次采样结果,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对养殖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0,变化范围为1.45~3.22;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68,变化范围为0.99~2.41; 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8,变化范围为0.76~0.94.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空间分布规律明显,湾口区站位、海带养殖区和对照站位数值较高,网箱养殖站点数值较低.均匀度指数未有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未见明显时间分布规律.在养殖高峰季节,以30%的相似性程度划分,三都澳水域大型底栖动物可被划分为5个群落.站位间相似性指数总体较低,但位置较为接近的或养殖方式相同的站位间群落结构较为相似.ABC曲线分析显示,2月和11月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之上,表明群落结构未受到显著干扰;5月和8月生物量曲线与丰度曲线相互交叉或非常接近,说明此期间群落结构受到一定干扰.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溶解氧、沉积物硫化物含量以及氧化还原电位这3个环境因子与三都澳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P<0.01).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产养殖;生物量/丰度曲线;三都澳
-
4628.3种滤料生物滤器的挂膜与黑鲷幼鱼循环水养殖效果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微生态净水剂作为菌种,对3种生物滤料(陶环、弹性毛刷和爆炸棉)构建的生物滤器进行生物膜培养,并以3种生物滤器为基础构建简易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陶环生物滤器、弹性毛刷生物滤器和爆炸棉生物滤器的生物膜成熟时间分别为25 d、32 d和28 d.黑鲷幼鱼经过40d的饲喂,3个实验组鱼的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实验组鱼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和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鱼体消化道内菌群数量及其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不同滤料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挂膜成熟时间不同;微生态净水剂作为挂膜菌种效果良好;循环水系统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鱼体的生长速度,还能增强鱼体免疫性能.
关键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生物滤料;黑鲷;生长;免疫指标
-
4629.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5.4±0.2) g的梭鱼鱼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含量为2.71%、5.79%、8.23%、11.85%、14.39%、16.91%的6组等氮饲料,饲养60 d,测定相应生物学指标及酶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P0.05);脂肪水平16.9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脂肪水平2.71%的组(P
关键词:梭鱼;脂肪水平;脂肪沉积;脂肪代谢;抗氧化;Chelon haematocheilus;lipid level;fat deposition;lipid metabolism;digestive enzyme;antioxidantion
-
4630.4个虹鳟养殖品系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虹鳟mykiss)4个品系,即芬兰虹鳟、挪威虹鳟、美国金鳟及日本金鳟的遗传多样性,并对部分品系2005年及2011年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在养殖及育种的选择压力下同品系虹鳟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30个微卫星标记均可用于4个虹鳟品系的种质鉴定;②4个品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7~5.8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06~0.7221,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875~0.786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350-0.6470,说明4个品系均属高度多态,遗传多样性较高;③计算4个虹鳟品系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芬兰虹鳟与挪威虹鳟先聚为一类,美国金鳟与日本金鳟聚为一类;④检测3个虹鳟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挪威虹鳟、美国金鳟2011年样本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信息含量显著低于2005年样本(P
关键词:虹鳟;微卫星;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遗传参数变动;Oncorhynchus mykiss;microsatellite;germplasm identification;genetic diversity;genetic parameter var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