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5 篇 当前为第 463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621.注射葡萄糖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胰岛素和糖酵解关键酶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研究注射葡萄糖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生化指标、胰岛素和糖酵解酶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约80 g的吉富罗非鱼150尾,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7%的无菌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30 mg/100 g(体质量)的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糖.结果表明:(1)吉富罗非鱼在注射葡萄糖后1h血糖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3h后降低到正常水平.注射葡萄糖可显著提高胆固醇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水平(P<0.05),但对血浆蛋自、甘油三酯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2)肝糖原在葡萄糖注射后的6h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肌糖原没有发生变化.(3)血浆和肌肉中的胰岛素均在葡萄糖注射后的3h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而肝中的胰岛素水平没有发生变化.(4)丙酮酸激酶的活力在葡萄糖注射后6h达到最高水平(P<0.05),己糖激酶的活力在注射葡萄糖后没有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注射葡萄糖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血糖水平,且维持时间较长,胰岛素含量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的提高均相对延迟,而己糖激酶活力的不足又限制了葡萄糖的酵解反应,从而引起血浆胆固醇升高,并伴有持续的血糖和肝糖原升高,从而产生营养胁迫的生理反应,加重鱼类对葡萄糖的代谢负担.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葡萄糖;生化指标;胰岛素;糖酵解酶
  • 4622.南岭小坑木荷群落地上生物量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木荷群落;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回归模型;亚热带次生林;南岭
  • 4623.基于SSU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分析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规律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甜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浮游型甲藻;底柄型甲藻;利玛原甲藻;强壮前沟藻;SSUrDNA;cox1
  • 4624.渗透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生化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研究了高渗与低渗胁迫对离体培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发育期胚胎中生化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原肠期发育到出膜前期,对照组(盐度15)胚胎中蛋白含量降低(P0.05)和脂肪酶活性(P0.05),而低渗胁迫引起出膜前期胚胎中脂类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高、低渗胁迫均显著降低眼点期胚胎淀粉酶活性(P0.05)外,低渗胁迫导致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消化酶活性升高,而高渗胁迫导致酶活性降低;除脂肪酶外,渗透胁迫对原肠期胚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P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盐度;渗透胁迫;消化酶;生化成分;Eriocheir sinensis;embryonic development;salinity;osmotic stress;digestive enzymes;biochemical composition
  • 4625.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基因的差异表达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广盐性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其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以高碳酸盐碱度(20 mmol/L)胁迫第4天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和低碱度(2mmol/L)对照组鳃组织为材料,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发现鳃组织中有158个克隆子表达上调,291个克隆子表达下调.挑选150个高表达差异的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100个序列,其中50个得到成功注释.经过GO分析,这些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分为8大类群,其中碳酸酐酶基因(CA)、Na+-K+-ATPase基因(NKA-α)等与离子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溶菌酶基因等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下调,这些结果表明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以增加离子调控的方式进行酸碱平衡的调控,同时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外,还对CA和NKA-α两个基因在鳃和触角腺中的时空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高碳酸盐碱度胁迫9d过程中,两个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均呈现先高表达后回落的现象,而在触角腺中NKA-α基因则一直维持较高表达水平,说明CA和NKA-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高碳酸盐碱度适应离子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发现除了鳃组织之外,触角腺同样参与了调控.本研究从转录水平初步筛选了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表达差异基因,探索了凡纳滨对虾的耐盐碱机制,对培育适于盐碱地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高碳酸盐碱度;基因表达;SSH;定量PCR
  • 4626.去眼柄后中华绒螯蟹法呢酸甲基转移酶表达和卵巢发育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解甲基法呢酯(methyl farnesoate,MF)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采用离体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andibular organ,MO)以及X-器官窦腺复合体(X-organ-sinus gland,XO-SG)对卵巢发育的作用.将MO与离体卵母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1,将MO和XO-SG与离体卵母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2,仅添加培养液的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发现,蟹去眼柄(eyestalk ablation,ESA)后的第1、3、6、14天,同对照组相比,MO对其卵母细胞的发育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ESA处理第6天,MO对卵母细胞发育的促进作用最强.XO-SG能逆转ESA处理后MO对卵巢发育的促进作用(P<0.01).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ESA处理后,MO中法呢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同未去眼柄的对照组相比,第1、3天FAMeTmRNA表达丰度无明显变化(P>0.05),第6、14天表达丰度提高至265%左右(P<0.01).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MO功能性物质能够促进卯母细胞发育,且ESA处理后第6天MO生物效应最强.MO中FAMeTmRNA的合成受XO-SG的抑制调节.在离体条件下,中华绒螯蟹XO-SG能够抑制卵母细胞的发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法呢酸甲基转移酶;大颚器;卵巢发育;组织培养;去眼柄
  • 4627.27种杀虫剂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美国白蛾;杀虫剂;相对毒力;浸叶法
  • 4628.转玉米PEPC基因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转PEPC基因南林895杨和对照(南林895杨)为材料,分析不同转基因植株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显示:转PEPC基因杨树与C4光合途径相关的酶活性比对照增高,PEPC活性增加较为明显,最高达38.6%.转PEPC基因杨树表现较强的对强光利用能力,其光饱和点比对照提高约10% - 20%,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比对照高17.7% ~58.1%.转PEPC基因杨树光补偿点低于对照,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CO2饱和点低,比对照低22.2%~44.4%;CO2补偿点也较低,比对照降低58.1% ~76.5%,表明对CO2的利用效率较高.此外,转基因杨树羧化效率增高,比对照增加最高达62.3%.
    关键词:杨树;PEPC;转基因;光合作用
  • 4629.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特征与表达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样本壳长(9.50±1.05) cm、壳高(6.45±0.81) cm,暂养1周。4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Trizol 法提取经诱导刺激后0、6、12、24、36、48 h的血液、外套膜、鳃、肝胰腺组织RNA,构建褶纹冠蚌cDNA文库并从中获得防御素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褶纹冠蚌防御素序列全长为514 bp,其中5’ UTR 有57 bp;3’ UTR 有242 bp,含有一个poly(A)尾;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92 bp,编码6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 N 端为1个由23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成熟肽由40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8.72,分子量为7.13 kD。三级结构预测显示其由一个α螺旋和两个β折叠片组成,形成典型的 CSαβ结构。通过注射109 cell/mL 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刺激褶纹冠蚌,半定量分析PCR对褶纹冠蚌血液、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组织的防御素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诱导前防御素基因在外套膜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约为血液和鳃的1.25倍,肝胰腺次之。在诱导0、6、12、24、36、48 h后,对照组的防御素基因表达量在血液和鳃中无明显变化,而在外套膜和肝胰腺中则呈现先略有下降而后上升;试验组防御素基因在血液中12 h 时表达量最高,随后略有下降,而在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均在0h 时出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外套膜和鳃的表达量分别在24 h 和36 h 略有上升。本研究通过分析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全序列,并利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褶纹冠蚌进行注射感染,探讨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规律,以期为防御素对贝类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表达;序列结构;抗菌肽;嗜水气单胞菌;Cristaria plicata;defensin;gene expression;sequence structure;mytilin;Aeromonas hydrophila
  • 4630.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对黄山区4种密度毛竹纯林枯落物层的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等水文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储量、厚度及自然含水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为3.98~6.00 t·hm-2,其中,以3 0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储量最高.(2)4种密度毛竹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17.09%~347.58%,密度为3000株·hm-2时,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达到20.70 t·hm-2.(3)4种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量(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S=alnt +b(a为方程系数,b为方程常数项),其吸水速率(V)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V=ctd(c为方程系数,d为方程指数);在0~4 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急剧下降,4h后明显减缓.(4)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水文特性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营林密度对于提高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毛竹;密度;枯落物;持水量;有效拦蓄
首页  上一页  ...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