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1.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观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亲鱼为野生捕获.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并观察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9.31~12.80℃,受精卵历经408 h出膜,所需积温为193.35℃.d,初孵仔鱼体长为(9.64±1.03) 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受精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26个时期.刚出膜的仔鱼体色透明,肌节明显,无游泳能力,出膜第5天体表出现大量黑色素,12d后卵黄囊开始消失,46 d的仔鱼各鳍条与幼鱼相似,出现幼鲑斑.通过探讨水温、溶氧和水质等对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的影响,建议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的水温不宜超过14℃,最适宜水温应控制在6~10℃;孵化水体DO应在6.00~8.55 mg/L,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将会导致发育迟缓、坏死或是出膜幼苗畸形.本研究旨在为秦岭细鳞鲑的人工繁殖和鱼种培育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秦岭细鳞鲑;胚胎发育;积温;仔稚鱼
-
4672.牙鲆身体纵轴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经紫外线灭活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作为异源精子,诱导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卵子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通过静水压方法获得165个双单倍体作为实验材料.测量牙鲆身体纵轴6个生长相关性状(体长、头长、背鳍基长、腹鳍基长、尾柄长和尾长),并用SPSS 19.0对其进行正态分布及相关性分析.运用MapQTL4.0中多座位QTL 模型(MQM)对控制6个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并且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
关键词:牙鲆;DH群体;数量性状位点(QTL);生长相关性状;纵轴;Paralichthys olivaceus;DH population;QTL;growth-related traits;cephalocaudal axis
-
4673.刺参池塘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饵料培养基,在低温(16±1)℃下,从刺参养殖池塘环境中富集驯化分离有机污染物低温降解细菌;根据菌株生长情况、好氧性和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在菌体接种密度1×106CFU/mL、(16±1)℃、pH 8.0、160 r/min条件下,通过检测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COD)和氨态氮(NH4+-N)成分的去除率来最终筛选获得优良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菌株筛选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7株低温细菌中共获得3株菌株DR7、DR8和DR11,它们能同时高效降低和去除饵料浸出物中COD和NH4+-N,5dCOD去除率分别为37.7%、50.0%和21.0%,NH4+-N去除率分别为95.0%、98.0%和99.8%.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R7和DR11属于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DR8属于副球菌属细菌(Paracoccus sp.).菌株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时间对饵料降解有显著影响(P<0.05),在0~6d内3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和氨态氮的去除过程明显,其中DR8降解力最强;各组合菌株的饵料降解效果差异显著(P<0.05),但并不完全优于对照单菌株,其中最佳组合为DR8-DR11.研究认为,筛选的3株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为良好的菌种资源,在刺参养殖池塘污染环境调控及刺参微生态制剂的研制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刺参;池塘;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筛选;细菌鉴定;降解特性
-
4674.褐飞虱在台风系统中的降落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揭示褐飞虱在台风影响期间的降落特征,选择了7年中发生在褐飞虱迁飞季节的9个台风,根据逐日灯诱褐飞虱资料、田间候报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网格点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地面实测降水资料,利用ArcGIS、GrADS软件对褐飞虱降虫区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褐飞虱降虫区随着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路径台风气象要素的结构特征对褐飞虱的降落具有决定意义;2)台风系统内的降虫区常位于风向气旋式切变的辐合气流区内,并常有强降水相伴,其中降落的褐飞虱虫量大、局地性强;3)台风外围的降虫区上空多为辐散气流并伴有小雨天气出现,降虫范围广;4)盛夏季节出现的台风会造成褐飞虱混迁现象的出现,由西南风和北风引起的降虫比例很高.
关键词:褐飞虱;降落特征;台风;路径;气象要素;Nilaparvata lugens (St(a)l);landing characteristics;typhoon;path;meteorological factor
-
4675.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对博斯腾湖大湖区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出浮游动物83种(属),其中原生动物27种(属),轮虫42种(属),枝角类10种(属),桡足类4种(属)。浮游动物在种类上以淡水习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兼有嗜暖种和嗜冷种;数量上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势(>64.8%);生物量上大型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占主导地位(>85.2%)。物种丰富度指数8月(夏季)最高(1.52),1月(冬季)最低(0.74);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10月(秋季)最高(3.01和0.95),1月最低(0.75和0.63)。群落多变量分析表明,博斯腾湖西北部(黄水区)和西南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从春季到秋季这种差异逐渐增大,冬季差异最小。本研究通过分析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多变量探讨该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以期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Bosten Lake;zooplankton;community structure
-
4676.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倒木储量与分解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倒木;储量;分解;单项指数衰减模型
-
4677.银杏幼苗修复Pb和Cd重金属污染土壤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研究重金属Pb2+,Cd2+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土壤对盆栽银杏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及银杏幼苗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Pb2+和Cd2+的富集特性及土壤修复.结果表明:Cd2+,Pb2+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银杏幼苗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增量,Cd2+对银杏幼苗生物量增量的抑制作用较Pb2+小,Cd2+-Pb2+复合污染进一步降低了银杏幼苗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增量;银杏幼苗体内Pb2+,Cd2+的质量分数和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茎>叶,有利于Pb2+和Cd2+向茎、叶部迁移;Cd2+-Pb2+复合污染可促进植株对Cd2+和Pb2+的吸收,且对Pb2+的向上转运能力大于Cd2+,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协同作用;银杏幼苗对Cd2+,Pb2+具有较大的积累量,且根中Cd2+,pb2+累积量高于或显著高于茎、叶;Cd2+-Pb2+复合污染下银杏幼苗对Pb2+具有较强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能力;银杏幼苗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较强.
关键词:银杏幼苗;重金属;Pb;Cd;富集特性;土壤修复
-
4678.盐度胁迫下三疣梭子蟹Ferritin基因的原核表达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验证 Ferritin 基因是否对三疣梭子蟹的盐度胁迫具有适应性,利用 PCR 扩增获得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第六对鳃的 Ferritin 基因,将该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 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 DE3(BL21),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经诱导的转pET28-Ferritin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表达蛋白条带出现,与预期的理论值(19.448 kD)相符合;高盐胁迫下,转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比转pET28空载质粒存活率显著提高(P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铁蛋白;原核表达;盐度适应;Portunus trituberculatus;ferritin;prokaryotic expression;salinity adaptation
-
4679.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珊瑚礁鱼类营养层次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鱼类作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徐闻珊瑚礁海区采集到的鱼类样本分类鉴定后,运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进行鱼类营养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δ13C值和δ15N值的跨度都很大,δ13C值的范围为-20.98‰ ~ -9.05‰,相差11.93‰;δ15N值的范围为11.66‰~ 18.15‰,差值达6.49‰.与其他海区相比,δ13C值和δ15N值显得更为富集.由δ15N值计算出来的营养层次表明,徐闻珊瑚礁鱼类分布在两端(杂食性鱼类与高级肉食性鱼类)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居于中间的层次(低级肉食性鱼类与中级肉食性鱼类).在134种鱼类中,种类数最多的是以条尾鲱鲤、少鳞鳝代表的低级肉食性鱼类,有70种,占鱼类总数的52%;其次是以细鳞鯻、龙头鱼为代表的中级肉食性鱼类,有47种,占鱼类总数的35%;以斑鰶、前鳞骨鲻为代表的杂食性鱼类和以宽尾斜齿鲨、杂食豆齿鳗为代表的高级肉食性鱼类各有11种、6种,分别占鱼类总种类数的8%和5%.在此基础上选取54种鱼类进行稳定同位素方法与胃含物法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约85%的鱼种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只有少数鱼种的差值大于0.5个营养级.由此可见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海洋食物网营养层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层次;鱼类;徐闻珊瑚礁
-
4680.中华鲟子二代仔鱼对光照强度的趋性行为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920 lx)光照模式,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以30 min为实验周期,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时,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
关键词:中华鲟;子二代;光照强度;趋光性;light intensity;phototactic behavior;second filial generation;Acipenser si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