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108 篇 当前为第 749 页 共 5311

所属行业:汽车制造业

  • 748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驾驶行为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的提高,燃油汽车的销量随之迅速增加,其尾气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当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共享作为一种推广电动汽车的有效方式,由于可以极大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而被广大居民所喜爱。电动汽车共享业务的兴起,使得电动汽车驾驶行为的安全性监督和危险性评估工作被提上日程。在驾驶行为分析领域,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采用在车辆上加装相关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的方式逐渐成为行业内的主流。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合理的传感信息采集方案,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不良驾驶行为的有效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实现对驾驶行为的综合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搭建系统总体框架。实现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完成信息采集工作。本文首先确定用于辨识驾驶员不同驾驶行为的传感器,完成相关设备的选用,并采用Labview设计相应的上位机,实现数据的采集、显示和保存功能。(2)设计了三种基于单一传感器信息的驾驶行为辨识系统。本文将MMA算法作为特征提取方法用于提取车辆加速度特征,并结合当今居民驾驶习惯,分别提取车载OBD信息以及由ADAS采集的数据分析车辆的状态和行驶轨迹特征。基于这三种不同的特征模型,后续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三种驾驶行为辨识系统。这三种系统均已通过实验验证了可行性。(3)设计了一种基于样本置信度的准确度加权融合算法的多传感器融合驾驶行为辨识系统。由于信息的适度冗余会增加置信度,本文将基于单一传感器信息的辨识系统进行扩展,通过提出的决策层融合方法,将采集到的包含加速度、轨迹信息在内的多方面数据结合起来,更为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驾驶行为的特点。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与单一传感器信息相比,辨识准确度得到了明显提高。(4)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层模糊综合评价算法的驾驶行为评估模型。由上述方案得到的辨识结果可以判别出驾驶员在某段时间内的不良驾驶行为。本文采用分层模糊综合评价算法设计了一种驾驶行为评估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四种驾驶行为辨识系统均具有可行性,其中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辨识系统显著提高了驾驶行为辨识的准确度,同时提出的驾驶行为评估模型可以基于行为辨识信息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电动汽车;;驾驶行为辨识;;多传感信息融合;;驾驶行为评估
  • 7482.智能汽车发展全球提速 中国标准呼之欲出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这是一个让弱者止步、让强者激动的行业,更是让智者必须冲上去占领阵地的行业。"说这话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他所说的这个行业,就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5月24日,第五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2018)在浙江宁波举行。该年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上海国际汽车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主办,清新汽车、中汽翰思、上海汽车城开发服务公司协办。
    关键词:智能汽车;信息安全;智能网;中国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7483.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多层面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文章对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及相关经济变量1985—201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建立单变量Logistic时序模型,对未来民用汽车拥有量进行预测;建立双变量弹性分析模型,研究单个经济变量每变动1%对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影响程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人口总数、工业增加值、钢材产量和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与民用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民用汽车拥有量;;Logistic模型;;弹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 7484.汽车吸能盒正面碰撞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汽车吸能盒作为汽车保险杠内重要的吸能装置,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在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能够有效的吸收碰撞动能,从而来保障乘员与车辆的安全。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因各种原因不能达到100%的正面碰撞。因此,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仿真软件在汽车的正面低速碰撞出现角度偏差的情况下对某型号吸能盒进行碰撞仿真模拟分析。汽车碰撞是瞬态复杂的物理过程,涉及大变形和大位移及冲击载荷,为非线性动力问题,冲击载荷与接触在汽车碰撞过程中是一动态接触问题,影响着分析的全过程。本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吸能盒碰撞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对碰撞冲击过程采用显式动力计算理论进行求解,其求解碰撞问题利用中心差分法离散时间域。采用显式中心差分法。本文选取某型号吸能盒,通过落锤冲击试验平台进行试验,对比LS-DYNA仿真软件的碰撞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LS-DYNA软件仿真的可行性与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考虑到汽车正面低速碰撞的角度偏差问题,提出几种不同尺寸结构的吸能盒,考虑正面碰撞角度偏差出现0°,10°,20°时进行碰撞仿真模拟,在确保吸能盒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能量的基础上,当汽车的碰撞角度发生偏差时也能够使吸能盒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保障车辆与乘员的安全。并通过定义目标优化函数及仿真研究进行吸能盒的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吸能盒的碰撞吸能数值及碰撞角度变化时碰撞吸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具有最佳吸能性能吸能盒的设计变量,即吸能盒壁厚3mm、长200mm、边数为6,此结构下在碰撞角度偏差0°,10°,20°时其T值最小。同时考虑到汽车碰撞时速度的提高,提出一种新型的吸能盒结构设计,以此在中高速汽车碰撞的情况下吸能盒也能发挥一定的吸能作用,保障车辆与乘员的安全。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汽车厂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汽车碰撞;;吸能盒;;LS-DYNA;;落锤冲击;;角度偏差;;目标优化函数
  • 7485.并网型微电网中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日趋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在积极大规模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如何平抑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入网带来的扰动并提高其利用率,缓解电动汽车接入的负面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含光伏发电、蓄电池组的并网型微电网为背景,主要对规模化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加以研究。首先,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并结合车主出行习惯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特性,对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负荷影响因素以及充放电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进行相关预测工作。其次,针对城市区域微电网,在考虑潮流约束、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及电池容量等约束条件下,以系统有功功率的网络损耗最小及等效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以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为变量的双重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处理目标函数,将双重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问题,同时利用罚函数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以基于种群间相互学习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求解算法使等效负荷曲线获得有效改善,微电网有功功率的网络损耗相应减小,提高光伏的利用率,有效地调节微电网中光伏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
    关键词: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光伏发电
  • 7486.汽车维修中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不断增加,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汽车传输动力、安全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升高,排放污染物增加等等。这些性能指标的变化都会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因此,及时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诊断可有效确保汽车的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以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了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各项基本指标,并对汽车维修中检测诊断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维修;;检测诊断;;应用分析
  • 7487.电动汽车飞轮电池用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热分析与数字控制系统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飞轮电池是一种新型物理储能方式,具有功率密度高、无污染、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应用到电动汽车中可提高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BPMSM)是近年来出现的集悬浮与旋转于一体的新型电机,应用到飞轮电池系统中可进一步提升飞轮转速,简化系统结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170)、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BK20170071)与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7KJA460005)的支持下,主要开展了 BPMSM悬浮力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分析、温度场建模与分析、数字控制系统与实验等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阐述麦克斯韦力的基础上,介绍了 BPMSM悬浮力产生的原理。应用麦克斯韦(Maxwell)应力张量法,从气隙磁动势的角度出发,逐步推导得出了BPMSM悬浮力数学模型。2、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三种不同转子拓扑结构的BPMSM有限元模型。比较了三种结构BPMSM的转矩性能与悬浮力性能,考虑到在飞轮电池领域的应用,选择内置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IBPMSM,IBPMSM)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 IBPMSM的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电感等其它电磁性能。3、BPMSM定子槽中具有两套绕组,导致损耗较大。针对该问题,开展了BPMSM温度场的研究。应用有限元法计算了 BPMSM的铁芯损耗和永磁体涡流损耗,并将其转换为热源。在此基础上,对气隙与绕组绝缘进行等效处理,并在ANSYS/Workbench中建立了 BPMSM温度场模型。通过加载热源、导热系数、散热系数,对BPMSM三种典型运行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4、针对BPMSM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的控制策略实现对BPMSM转矩与悬浮力的高效控制。基于控制核心芯片TMS320F2812DSP,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电流信号处理电路、位移信号处理电路、光码信号处理电路、PWM保护电路、驱动电路等;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包括转速及转子角度计算模块、转子初始定位模块等,为BPMSM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5、在设计的BPMSM数字控制系统软硬件基础上,构建了 BPMSM实验平台,开展了相关实验,包括静态悬浮实验与悬浮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状态下BPMSM均可实现稳定运行。
    关键词:飞轮电池;;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数学建模;;温度场分析;;数字控制
  • 7488.汽车制动踏板行程及踏板力的评估初探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通常汽车驾驶员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主观感受来体验踏板行程、踏板力以及制动减速之间的关系,以此对汽车制动踏板性能的优劣进行评估。汽车制动踏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驾驶的舒适程度及安全性能,这与当前人们越来越追求驾驶舒适度和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对汽车制动踏板行程及踏板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此改善汽车制动性能十分必要。文章就汽车制动踏板行程及踏板力的评估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汽车制动踏板;;踏板行程;;踏板力;;评估
  • 7489.我国汽车行业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应对措施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在我国的汽车行业中,汽车的出口受到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国汽车在出口中技术壁垒劣势的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在汽车的出口贸易中没有起到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面对汽车行业中的技术壁垒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关键词:汽车行业;;出口;;技术壁垒
  • 7490.一种正交随机相位编码的新型汽车脉冲雷达(英文)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相比遥感雷达,汽车雷达探测距离为0–1000 m近距离的车辆及行人等目标。常规的单天线汽车脉冲雷达通常发射纳秒级的短脉冲以实现近距目标的高分辨率探测。但在工程上实现纳秒级的高功率发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并需要很高的成本。另外,现有的汽车雷达存在空间角度分辨率低、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旁瓣高及汽车雷达间相互强干扰的瓶颈问题。为克服这些难题,论文首先提出双天线脉冲雷达技术,使得雷达在测量发射大时宽脉冲信号成为可能。其次,通过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实现高的空间分辨率,运用脉冲压缩技术实现距离向高分辨率,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计算得到高分辨率的径向速度场。最后,为克服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旁瓣效应及汽车雷达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相位编码雷达信号。采用提出的雷达信号,汽车雷达间的强干扰可被有效抑制,并且在不损失信噪比的情况下,雷达的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的峰值旁瓣比可达–45 d B。大量的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先进性。
    关键词:数字波束形成;;雷达间干扰抑制;;旁瓣抑制;;正交相位编码;;汽车脉冲雷达
首页  上一页  ...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