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0-12-11]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创新药需求日益增长。药政改革缩短药品审评周期,医 保谈判助力创新药快速放量。人才优势与 CXO 行业崛起,助力创新药行业发 展。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医药创新。中国创新力量崭露头角,创新药市场预计将 蓬勃发展。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研发端:三期临床陆续出炉,疫苗上市日程可期。根据WHO统 计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2日,全球已有48款新冠疫苗进入临 床研发阶段。BioNtech、Moderna、AZ 三期临床期中数据保护 率分别为94.5%、95%、70%(其中一个剂量组有效率达90%), 预计将尽快申请EUA(FDA)/EUL(WHO) 。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行业政策趋势。2020年,受海内外新冠疫情刺激,医药生物行业受 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和众多资金的青睐,行业整体走出了一波趋势 性行情,板块估值迅速提升。在Q3创出新高后,行业指数和板块估 值持续回落,目前估值已回落至近几年估值中枢附近。在当前这个 位置展望2021年,新冠疫苗有望顺利上市,2020年受益于抗疫需求 的相关个股热度将有所回落,疫情受损的公司有望加快复苏。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医保内未来十年的主题仍是结构优化、鼓励创新,医保外未来十年的矛盾 仍是高品质供给与高品质需求的错配,创新药产业链与可选医疗消费属于 中长期的优质赛道,个股上坚守一线龙头白马、择机配置超跌标的。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调整提供布局良机,建议积极把握高景气子行业和龙头公司。本月医药生物 行业下跌 6.63%,同期沪深 300 收益率上涨 5.64%,医药板块跑输沪深 300 约 12.27%,位列 28 个子行业最末位,板块整体回调明显。年底业绩真空期, 叠加近期药品、器械集采;医药目录谈判等政策压制,整体市场对医药情绪 较为悲观。加之今年以来医药板块涨幅明显,年底表现持续震荡调整。自 Q3 以来,基金医药持仓已经陆续降低,近期板块调整也使估值压力逐步释放, 我们认为随着 12 月医保目录谈判落地,医药行业的阶段性不确定性有望消 除,板块迎来布局良机,建议继续把握医药板块中业绩确定性增长,长期发 展趋势明确的子行业和公司。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 0.91%,报 3408.31 点,中小板下跌 1.17%,报 9028.19 点,创业板 下跌 1.8%,报 2618.99 点。医药生物同比下跌 2.92%,报 11012.48 点,表现弱于上 证 3.82 个 pp,弱于中小板 1.75 个 pp,弱于创业板 1.11 个 pp。全部 A 股估值为 15.88 倍,医药生物估值为 41.22 倍,对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159.52%。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我们选取了247家医药上市公司(不包含科创板),前三 季度收入总额13519亿元,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 结果比例是:87%、91%,主要剔除了在2019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 企业、在2019年9月以后上市的公司。前三季度,2020年全行业(不包含 科创板)收入增速6.3%,净利润增速29.8% ,扣非净利润增速29.8% 。 分季度看,单三季度收入增速14.9%,净利润增速55%,扣非净利润增速 50.6%。收入增速回归三年中枢,净利润增速再创新高。全行业(不包含 科创板)前三季度实现业绩正增长的公司有155家,占比59%,多数公司 实现收入正增长(59%,145/247)。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我国医疗诊后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医护资源的角度考虑,至2019年千人医生 数已达到2.4人,千人护士数已达到3.2人,但中国整体医护资源相比国外发达国家仍 有不小的差距。从院内流转角度考虑,中美两国平均住院日近年来的平均差距达到 3.6日。艾瑞认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赋能医疗诊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已是刻不容缓。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精确制导的“魔法子弹”ADC 药物迎来黄金时代。ADC 药物作为单 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集合体,由抗体、接头和效应分子三部分 组成,兼具抗体药物靶向性和化疗药物肿瘤杀伤性,经过多年发展 终于迈向收获期,魔法子弹威力凸显。ADC 药物先后共经历了三代 变迁,应用技术持续进步,药物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定点偶联技 术将 ADC 药物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未来在治疗窗口和治疗仍有更多 进步空间。
[医药制造业] [2020-12-06]
医保进入全面精细化管理时代;高端、差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商 业健康险迎来大发展;创新药研发将进入更高层次更为激烈的竞争时代,商 业化能力决定成败,CRMO 行业高景气度将持续;血液制品和疫苗成为当下 良好的政策避风港;估值水涨船高之后,投资机会更多来自于细分领域和个 股。2021 年我们看好:1、非医保领域的医疗、药械,包括:医美、细胞治 疗、眼科、基因治疗等;2、创新药及 CRMO 产业链;3、医疗器械、设备类 的国产进口替代;4、第三方独立实验室;5、血液制品、疫苗;6、原料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