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Ⅲ)——米饭质构测试的最佳条件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用天津小站米(粳米)和南充顺心大米(籼型杂交稻米),参照GB/T 15682-2008米饭样品制备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利用质构测试仪采用TPA模式对米饭样品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主要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压缩程度和压缩速度对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米饭质构测定的最佳测试条件.结果表明:在压缩程度为50%条件下,不同压缩速度的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为2.8%~7.7%;压缩程度、压缩速度、米饭样品制作与测试温度、放置时间对硬度测定值都有高度显著(P<0.01)的影响,各因素对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变异幅度大小无影响.以米饭硬度测定值变异幅度为指标的米饭质构测定的最佳条件为:米饭放置时间90 min、米饭样品制作与测试温度20℃、压缩程度50%、压缩速度50 mm/min.
关键词: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压缩程度;压缩速度;cooked rice;texture characteristics;determination method;degree of compression;compression speed
-
1032.维生素E对鲤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鲤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其贮藏品质的影响.选取360尾健康的鲤,平均体质量(97.17±6.01)g,随机分成6个处理,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300、500、700和9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随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鲤增重、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均为维生素E添加量达500 mg/kg时最高;饵料系数呈相反的趋势,当维生素E添加量达500 mg/kg时最低;维生素E对肠长指数(RGL)没有影响,对照组鲤的肠体指数(ISI)显著(P<0.05)大于其余各组,肥满度(CF)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随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肝胰指数(HIS)呈先升后降趋势,700 mg/kg组最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100 mg/kg组;以增重、特定生长率及饵料系数为指标,利用折线模型分析表明,鲤生长性能最佳时维生素E添加量为466.33~478.25 mg/kg.维生素E对鲤肌肉组成有显著(P<0.05)影响.当维生素E添加量为700 mg/kg时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大于对照组;当维生素E添加量在300~ 70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大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在100~900 mg/kg范围内,除700 mg/kg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低于100 mg/kg组外,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三次多项式模型分析表明,当维生素E添加量为636.36 mg/kg时,鲤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在肌肉贮藏品质方面,肌肉滴水损失、渗出损失、TVB-N和TBARS值随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P<0.05)降低,均在维生素E添加量为900 mg/kg时达最低.
关键词:鲤;维生素E;生长;肌肉品质;carp;Vitamin E;growth performance;muscle quality
-
1033.乙醇萃取米糠油脱酸脱蜡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为探索高酸值米糠油的脱酸、脱蜡方法,以食用乙醇为萃取剂,对米糠油采用萃取的方法达到脱酸、脱蜡的目的.研究表明其优化工艺是:用95%的乙醇与米糠毛油按2.5∶1体积质量比、连续萃取2次,结果是:米糠油得率为87.59%,产品的酸值为1.21 mgKOH/g,谷维素保留率为87.10%,得到米糠毛油重8.93%的游离脂肪酸和3.48%的蜡,乙醇回收率为90.05%,溶耗酸值比为0.56.用乙醇萃取米糠油脱酸脱蜡工艺相比化学脱酸和物理脱酸工艺,设备投资少,谷维素保留率高,米糠油得率较高,回收了副产品游离脂肪酸和蜡.不足之处是消耗的乙醇较多,产品的酸值达不到一级油标准.
关键词:米糠油;乙醇萃取;游离脂肪酸;蜡;rice bran oil;ethanol extraction;free fatty acid;wax
-
1034.电子鼻在芝麻油掺芝麻油香精识别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采用电子鼻对芝麻油中掺入芝麻油香精进行识别.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Analysis,PLS)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在电子鼻传感器上有不同的特征性响应图谱,电子鼻能够有效识别不同掺入比例的芝麻油样品;DFA方法的区分效果比PCA方法更好;SQC模型对于掺入芝麻油香精超过50%的芝麻油能明显区分;采用PLS对数据进行处理,电子鼻响应信号和芝麻油香精掺入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 1),PLS方法能有效识别掺入比例为0%~ 100%的试验样品.试验证明电子鼻可用于芝麻油掺假的识别.
关键词:电子鼻;掺假;芝麻油;芝麻油香精;electronic nose;adulteration;sesame oil;sesame oil essence
-
1035.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山核桃油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以我国特有的优质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山核桃为原料,采用先进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山核桃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的油脂与传统工艺提取所得的山核桃油进行了品质比较,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来提取山核桃油是可行的,其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h,所得产品的质量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山核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油脂;提取;carya cathayensis;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oil;extraction
-
1036.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预处理面筋蛋白工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为提高小麦面筋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预处理的小麦面筋蛋白,以水解度(DH)、多肽得率为指标,研究酶解时间、SDS添加量、底物浓度、酶浓度、pH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DS能显著提高酶解效率,酶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SDS添加量4 mg/mL,底物浓度8 g/100 mL,酶浓度9 mg/mL,此时,DH、多肽得率分别为12.36%、57.24%.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面筋蛋白;水解度;多肽得率;工艺条件;sodium dodecyl sulfate;wheat gluten;degree of hydrolysis;yield of peptides;enzymatic hydrolysis parameters
-
1037.玉米吸湿特性及其等温线类型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对测定的我国16个玉米品种的水分吸着等温线数据,采用9个水分吸着方程进行拟合,并根据修正4-参数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方程(4-MGAB)派生的指标划分等温线类型.结果表明,CAE、修正Chung-Pfost (MCPE)、Strohman-Yoerger(STYE)、Brunauer-Emmett-Teller (BET)、3-MGAB、4-MGAB、修正Henderson (MHE)及修正的Oswin( MOE)方程均适合拟合测定的玉米水分吸着等温线,而Modified Halsey(MHAE)不适合.MCPE和CAE被认为是玉米较佳水分吸着方程,方程参数MCPE的C1和C2、CAE的b1在不同玉米品种之间、黄玉米和白玉米之间差异不明显.但是,同一玉米品种吸附等温线的方程参数不同于解吸等温线的对应方程参数.另外,根据D10、Rfi、awn、X4指标判断玉米水分吸着等温线类型,16个玉米品种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属于S型等温线(Ⅱ).结果表明玉米水分吸附与解吸的MCPE和CAE方程参数可用于玉米收获后干燥及储藏通风操作.
关键词:平衡水分;玉米;吸着等温线;数学模型;通风;水分活度
-
1038.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棕榈果脂肪酸组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提取棕榈果肉和棕榈果仁中的油脂,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法分析.从棕榈果肉和棕榈仁的油脂中均分离并鉴定了9种脂肪酸,其中棕榈果肉中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49.5%,主要有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亚油酸以及少量的亚麻酸和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棕榈仁中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月桂酸质量分数达到41.5%,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己酸、辛酸、癸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和亚油酸.
关键词:棕榈果;棕榈仁;棕榈油;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
-
1039.糙米发芽前后液化汁抗氧化性比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研究了糙米发芽前后抗氧化性的变化.试验将发芽糙米与糙米原料分别进行糊化与液化处理以制取液化汁,并测定了2种液化汁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以及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80%;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160%;发芽糙米液化汁还原能力比原料糙米液化汁高40%;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亚硝酸根离子能力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90%.除此之外,发芽糙米液化汁的上述抗氧化能力均随液化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发芽糙米;自由基;抗氧化;germinated brown rice;free radical;antioxidant
-
1040.全程低温精制工艺对油茶籽油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油茶籽油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营养成分,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然而,初榨油茶籽油中还含有一些不良物质和浓重的气味,需要通过精炼去除后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商业产品.由于大部分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热敏感型化合物,因此精炼温度是影响精炼油茶籽油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通过适度降低传统的精炼温度,优化组合了一套油茶籽油全程低温精炼工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的低温精制工艺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油茶籽油中的不良成分、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GB 11765-2003),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茶籽油中的活性营养成分.与传统的高温精炼工艺相比,低温精炼油中的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和维生素D3的保留率分别提高了59.2%、54.3%、56.2%和67.8%.
关键词:精炼温度;精炼油质量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油茶籽油;refining temperatures;quality profiles;bioactive components;Camellia Oleifera Abel seed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