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和餐饮业,综合,批发和零售业] [2024-01-18]
美国中产相关消费表现不错,总量优势和海外扩张是重要推动力:出行相关产业通过海外拓展能够快速超过 2019 年水平,餐饮及酒店依旧具有成长属性溢价,娱乐业供给端仍是拖累。本地消费中毛利率越低表现越好,反馈总 量表现良好,高利率环境对基础消费的影响不大。
[住宿和餐饮业,综合] [2024-01-18]
今年以来消费渐进复苏,性价比主导;补偿性需求释放下休闲出游阶段恢复较好。1)出行链整体:补偿消费支撑“量”+消费渐进复苏制约“价” ,但十一起“量”驱动略放缓;2)出行链恢复特征:休闲>商旅;中长途>周边游;散客>团队;线上渗透率提升;出境游暑期和十一提速后进入平台期;3)“产品性价比”和“渠道性价比”并行,倒逼龙头经营更趋高效,不仅关注商业模式,也更依赖其规模卡位、供应链、品牌管理效能提升。
[综合,医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 [2024-01-15]
化妆品:挖掘国货Alpha机遇。行业渠道红利下行,整体需求表现放缓的背景下,国货品牌表现有所分化,优质国货表现亮眼。展望未来,日本核废水事件、消费者消费理念转变、国潮风为国货化妆品提供机遇与空间,消费者对国货产品认知和需求不断加大,国货排名逐步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强研发力成为国货发展的核心底层支撑,同时品牌矩阵、大单品产品力、功效性等助力优质企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1)产品矩阵丰富、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珀莱雅;2)聚焦优质赛道,打造功效优势标的:贝泰妮、巨子生物、华熙生物。
[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4-01-10]
[住宿和餐饮业,综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3-12-15]
从预期阶段进入兑现阶段,基本面复苏之下股价却调整显著。消费者服务指数(中信)2023 年内累计下跌 38.1%(截至 23/11/6,下同),从 2022 年 12 月 7 日“新十条”政策发布至今累计下跌 35.8%,而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5.8%/8.5%,社服板块自 22 年以来相对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在去年底见顶后迅速收敛,年内大幅跑输大盘。各中信三级子行业也有不同程度下跌,2023 年年内累计跌幅最小的为景区板块(-19.2%),其后依次分别为港股酒店餐饮及休闲(-22.4%)、人力资源服务(-28.8%)、酒店(-40.5%)、旅游零售(-55.2%),同属出行链的航空(中信)指数年初以来亦大跌 19.9%。
[综合,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 [2023-12-14]
(1)农林牧渔:2023 年以来(至 11 月 27 日),SW 农林牧渔行业下跌 11.53%,沪深 300 指数下跌 9.12%,SW 分类行业排名 22。(2)中小盘:2023 年以来(至 11 月 27 日),中证 1000 下跌 2.20%,跑赢沪深 300。
[住宿和餐饮业] [2023-12-14]
中美两国酒店行业发展变迁。美国酒店业发展较为成熟,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拥有众多酒店品牌和经营模式;中国品牌酒店集团出现时间较美国晚近 70 年,但面向客人的服务随着社会公众服务升级时间大大提前,有效将两国酒店行业发展差距缩短至十年。疫情下酒店行业经营持续承压,行业供给端加速出清。2020-2022 年国内酒店数量下滑,由27.9万家减少至 25.23 万家,国内酒店客房数由 1533 万间减少至1346 万间。随着出行链持续恢复、需求相继释放,我国酒店行业有望回到疫情前发展快车道。
[住宿和餐饮业] [2023-12-13]
[住宿和餐饮业] [2023-12-13]
[住宿和餐饮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