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509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5081.2,6-二甲基苯酚催化胺化过程Pd/γ-Al2O3催化剂的失活和改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Pd/γ-Al2O3催化剂在催化2,6-二甲基苯酚气相胺化合成2,6-二甲基苯胺反应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发现该催化剂较易失活.采用BET、XPS、TG、TEM和IR手段对失活前后的Pd/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采用BaO对Pd/γ-Al2O3进行改性.结果表明,Pd/γ-Al2O3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主要是反应过程生成的胺类化合物吸附在γ-A12O3载体的酸性中心产生积炭沉积所致.Pd/γ-Al2O33催化剂添加BaO,生成了铝钡尖晶石结构,有效地减少了Pd/γ-Al2O33的酸性,加快了反应中生成的2,6-二甲基环己胺和2,6-二甲基苯胺的脱附,有效地避免了催化剂因积炭失活,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关键词:Pd/γ-Al2O3;2,6-二甲基苯酚;胺化;失活;改性
  • 15082.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建立了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求解方法,模拟计算高温气流中液滴的蒸发过程,得出液滴的蒸发规律.液滴蒸发速率经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气流温度和气流速度都可加速液滴的蒸发,气流温度可使蒸发速率提高100%以上,而气流速度对蒸发速率的提高幅度不足50%;液滴蒸发的平衡温度只受气流温度的影响,而气流速度、液滴初始温度和液滴初始直径只影响液滴达到平衡温度的时间;气液交换热量随蒸发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气流温度升高和气流速度增大,气液交换热量的极大值及其变化率增大,但只有液滴初始温度和液滴初始直径影响气液交换的总热量.
    关键词:传热;传质;液滴蒸发;数值研究;模拟;高温气流;heat transfer;mass transfer;droplet evaporation;numerical research;simulation;high temperature airflow
  • 15083.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利用现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是世界上重要的2种非常规石油资源,都属于高密度、高黏度、高硫、高残炭、高金属、高沥青质的劣质原油,常规炼油厂直接加工这2种原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目前,这2种非常规原油主要在其本国的改质工厂进行改质,得到的合成原油可作为炼油厂原料进一步加工生产运输燃料和其他石油产品.委内瑞拉现有4座超重原油改质工厂,其中3座生产重质高硫合成原油,另外1座生产高质量的轻质低硫合成原油.4座改质工厂采用的核心改质工艺都是焦化.加拿大现有6座主要的油砂沥青改质工厂,改质途径主要是焦化和/或加氢,生产的合成原油性质也有所差别.非常规石油资源是未来我国炼油厂原料重要的接替资源,我国石油公司必须加快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
    关键词: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加拿大油砂沥青;改质;合成原油
  • 15084.基于基准假组分模型的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动态模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为实现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动态模型的原料油切换操作模拟,建立了基准假组分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根据原料的实沸点蒸馏曲线数据计算各原料基准假组分的质量分数,并模拟原料油性质的变化.以工业生产数据为基础,确定了8个动力学参数,并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结合所建立的沉降器汽提段和再生器动态模型,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进行了原料切换开环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对不同性质的原料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所建模型可以实现原料切换操作;几个主要变量的变化趋势符合反应-再生过程规律.
    关键词:假组分;动力学参数;催化裂化;动态模型
  • 15085.AM/AMPS/DMDAAC/OAM水溶性疏水缔合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十八醇为原料,制备了长链疏水单体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OAM);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OAM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疏水缔合两性共聚物AM/AMPS/DMDAAC/OAM.利用1H NMR,FTIR,DTA-TG手段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考察了OAM疏水单体含量、共聚物含量、AMPS含量、温度、剪切速率以及NaC1含量对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OAM摩尔分数为1.0%、AMPS摩尔分数为25%、共聚物质量分数为2.5%时,共聚物溶液的增黏性能很好,溶液的表观黏度可达1 648 mPa·s.将疏水基团和两性离子同时引入分子链中,提高了共聚物的耐温抗盐和耐剪切性能,可作为三次采油的驱油剂.
    关键词:水溶性共聚物;疏水两性共聚物;丙烯酰胺共聚物;耐温抗盐;驱油剂;water-soluble copolymer;hydrophobic ampholytic copolymer;acrylamide copolymer;heat resistance and salt tolerance;oil-displacement agent
  • 15086.葡萄糖改性聚氨酯微乳液的制备及其膜性能的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葡萄糖为交联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得到葡萄糖改性聚氨酯微乳液及改性聚氨酯胶膜.利用TEM,FTIR,XRD,TGA等方法研究了葡萄糖改性聚氨酯微乳液的形态,分析了改性聚氨酯胶膜的结构、热稳定性能、耐介质性能及力学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葡萄糖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是通过葡萄糖的羟基与聚氨酯的-NCO基发生反应;随葡萄糖用量的增加,改性聚氨酯胶膜的热分解温度升高、耐介质性能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说明通过葡萄糖改性可提高改性聚氨酯胶膜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微乳液;葡萄糖;改性聚氨酯胶膜;waterborne polyurethane microemulsion;glucose;modified polyurethane film
  • 15087.高温高压气藏地层水盐析引起的储层伤害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针对高温高压气藏烃-水互溶加大,降压开采过程中近井带地层水的大量蒸发极易导致盐析产生,进而堵塞储层、降低气井产能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地层水蒸发盐析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分析了地层水蒸发导致盐析前后岩心渗透率的降低程度.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析出的结晶盐在孔道中的产状,通过流动孔隙结构实验研究岩心中发生盐析后孔隙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析致使地层孔隙度最大降幅约15%,渗透率最高降幅达83%;地层水矿化度越高,地层渗透率降低程度越大;地层原始渗透率越低,降低程度越大;不同水型的地层水,其盐析产物不同,以NaCl为主.盐析后,结晶盐填充了岩心中的小孔隙,小孔喉在岩心中的比例明显减少,渗流通道减小,有的甚至完全被堵塞;盐析对小孔径岩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大孔径岩心.因此,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气藏开发中必须考虑地层水的蒸发以及盐析可能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高温高压气藏;地层水蒸发;盐析;储层伤害;产能
  • 15088.烷基取代基对烷基四氢萘供氢能力影响的分子模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从头算法,计算了不同类型1-烷基四氢萘分子中α位C-H键断裂的反应能垒和反应热,讨论了1烷基四氢萘的供氢能力,并考察了1烷基四氢萘分子中烷基的链长和异构化程度对该α位C-H键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四氢萘相比,1-甲基四氢萘分子中甲基旁α位C-H键更易断裂,因此1-甲基四氢萘的供氢能力比四氢萘更强.如果1-烷基四氢萘分子中的烷基取代基不影响其旁边α位C-H键断裂产物自由基的p-π共轭,该烷基的链长及异构化程度的变化对α位C-H键断裂的影响不大,也即对1-烷基四氢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很小;1-叔丁基四氢萘中的叔丁基破坏了α位C-H键断裂产物自由基的p-π共轭结构,导致1-叔丁基四氢萘的供氢能力低于四氢萘.
    关键词:烷基取代基;供氢能力;分子模拟;过渡态搜索
  • 15089.NaY母液回收工艺探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NaY高效合成工艺,水玻璃SiO2的利用率在75%左右.将NaY晶体与母液分离后,母液单独收集进储罐.NaY母液与硫酸铝溶液通过流量计计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内,在搅拌状态下充分混合,控制适当的硅/铝摩尔比和反应pH值,形成硅铝凝胶.经带机过滤,即可制备硅铝胶.硅铝胶重新用于NaY合成,达到母液回收的目的.
    关键词:NaY;母液;SiO2
  • 15090.空气泡沫驱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描述空气泡沫驱过程中空气与泡沫的运移规律和复杂的驱油机理,通过相与组分关系的相关假设,借鉴火烧油层数学模型方法,结合空气低温氧化动力学方程、泡沫驱经验数学模型与物化参数的处理,建立了空气泡沫驱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封闭性,并提出了相应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建立了概念模型,通过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拟合修正了氧化动力学模型,并模拟评价了空气泡沫低温氧化驱油机理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室内实验各阶段驱替效果与见水时间的拟合都比较好;空气泡沫驱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适合于非均质油藏(变异系数0.7~0.8)或注水开发后期正韵律油藏;采用高温高压、高注低采、水驱至含水率96%左右时转泡沫驱以及反七点井网等方式,都有利于增强空气泡沫的驱油效果;当气液比为1∶1~2∶1、空气注入速度0.1~0.2 PV/a,以及采用空气泡沫/空气交注注入方式时,驱油效果最佳.
    关键词:空气泡沫;低温氧化;数学模型;实验拟合;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
首页  上一页  ...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