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506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5051.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交联剂、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改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制备了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利用FTIR,TEM,DSC等方法研究了改性PVAC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考察了复合乳化剂含量和PVA含量对PVAC乳液粒径的影响及聚合反应动力学等.实验结果表明,改性PVAC乳液的黏度、耐水性、拉伸强度及稳定性均有大幅提高;当复合乳化剂含量为3%~5%(w)时,改性PVAC乳液粒径为74.0~ 56.5 nm;改性PVAC的聚合反应主要以胶束成核为主;由于BA,HEA,EA等软单体的存在,改性PVAC中富含VAC的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0.634℃.
    关键词:乳液聚合;聚醋酸乙烯酯;改性;emulsion polymerization;polyvinyl acetate;modification
  • 15052.微量杂质对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杂质(CO、H2O、O2、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H2O、O2和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聚合活性影响最大的杂质是CO,对催化剂定向能力有显著影响的杂质是H2O.当丙烯中H2O含量为(4~5)×10-5(w)时,制得的聚丙烯等规度降至91%左右.相对毒性系数比较结果表明,杂质对NG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O2>H2O>甲醇;对DQ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H2O>O2>甲醇.
    关键词:聚丙烯催化剂;丙烯聚合;杂质;polypropylene catalyst;propylene polymerization;impurity
  • 15053.Sn修饰的Ni/γ-Al2O3催化乙二醇液相重整制氢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与Sn摩尔比不同的NiSn/γ-Al2O3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二醇液相重整制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Ni与Sn摩尔比为42的NiSn-42/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和H2选择性,乙二醇转变为气体产物的转化率和H2选择性分别为65.4%和88.4%;Sn的加入使H2选择性大幅提高;随Sn修饰量的增大,催化剂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表征结果显示,适量Sn修饰到Ni/γ-Al2O3催化剂上能促进Ni的分散;NiSn-42/γ-Al2O3催化剂比其他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活性比表面积,因此显示出较佳的活性.同时考察了NiSn-42/γ-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Sn-42/γ-Al2O3催化剂达到稳态时能保持初活性的34%,重整过程中Ni晶粒的长大和团聚是该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镍-锡/γ-氧化铝催化剂;乙二醇;制氢;液相重整;nickel-tin/γ-alumina;ethylene glycol;hydrogen production;liquid-phase reforming
  • 15054.甲醇制丙烯反应催化剂积炭行为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基于催化剂固体表面吸附态物种产生红外信号的机理,借助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催化剂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积炭行为,分别考察了4种不同性质的ZSM-5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的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的积炭历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上积炭组分中多环芳烃等重组分比例均提高.磷改性或水热处理使ZSM-5催化剂的孔道结构、酸性位点及其分布发生改变,从而使催化剂上积炭物质的种类增多,多环芳烃等重组分比例升高.相同操作条件下,催化剂强酸位的酸强度越高,其积炭量越大,并在反应后期积炭速率相对较快.
    关键词:甲醇制丙烯;积炭;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改性催化剂
  • 15055.预弯曲连续油管及其疲劳寿命预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介绍了一种提高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的新技术——预弯曲连续油管技术,对预弯曲连续油管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分析了现场作业过程中预弯曲连续油管应力循环特征.在对称循环和脉动循环下的疲劳实验数据基础上,用拟合法和插值法建立了任意循环下预弯曲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简单对比了预弯曲连续油管和直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初步计算表明:预弯曲连续油管技术可以成倍地提高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连续油管;疲劳寿命;力学分析;预弯曲;拟合法;插值法
  • 15056.新型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系列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辛烷-水体系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该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值与实验值相符,可以定性比较不同分子结构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同温度下烷烃-水-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加入不同量NaCl时,该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保持稳定,表明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盐能力.在分子层面上探讨表面活性剂构效关系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可为三次采油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界面张力;分子动力学模拟;甜菜碱;耐温;抗盐
  • 15057.二元醇分子内环化制内酯的研究进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综述了近年来由二元醇通过脱氢法和氧化法分子内环化制内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Cu基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方面介绍了脱氢法,从生物法、计量氧化法、电化学方法和催化氧化法4个方面介绍了氧化法.详细介绍了以无污染的分子氧或双氧水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法,重点讨论了各种可以重复利用的多相催化剂.最后概述了各类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并展望了二元醇制内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二元醇;内酯;脱氢;催化;氧化;diols;lactones;dehydrogenation;catalysis;oxidation
  • 15058.储层建模过程中的网格化及其地质意义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使用地质统计学工具建立储层模型时,网格化过程基本上决定了如何表征储层宏观的非均质性.在构造网格时,需要充分考虑储层的地质规律,而不能简单地对地层单元进行等单元插值细分.在构造网格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地层剥蚀、地层上超、过井断层以及小层系的划分.常规的网格包括笛卡尔正交坐标网格和非规则的三角网格,二者各具不同的优势.在强调网格化的数学表达时,数据的地质特征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笔者从储层沉积背景与现有的储层地质数据的特殊性出发,给出了油藏建模过程中进行网格化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网格化的过程,使网格化过程与储层地质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储层建模;网格化;实现;非均质性;地质特征
  • 15059.反应介质对合成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多聚甲醛、苯胺和双酚A为原料,固定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溶剂种类和NaOH的用量,合成了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树脂.采用1H NMR、凝胶化时间测试、DSC等方法对苯并噁嗪的结构、环化率和热固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介质对苯并噁嗪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介电常数越低或溶剂对原料双酚A或产物苯并噁嗪的溶解性越好,越有利于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环化率和纯度;另外,随溶解多聚甲醛时所用NaOH用量的增加,苯并噁嗪的环化率、凝胶化时间和固化峰值温度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NaOH质量分数(基于双酚A)为0.26%时,产物的环化率最高、凝胶化时间最长、固化峰值温度最高.
    关键词:苯并噁嗪;反应介质;双酚A;氢氧化钠;benzoxazine;reaction medium;bisphenol-A;sodium hydroxide
  • 15060.Na+质量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阳离子对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NaOH,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简称ASP)的性能影响较大.在纯水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中,利用NaOH和NaCl的质量分数来调节其中Na+的质量浓度,考察三元复合体系中Na+质量浓度对体系黏度及其与原油之间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中Na+质量浓度达到较高值时,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就不再变化.在三元复合体系中,无论是NaOH质量分数高而NaCl质量分数低,还是NaCl质量分数高而NaOH质量分数低,只要体系中Na+质量浓度在5200~7700 mg/L,就能与原油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这是三元复合体系Na+质量浓度的变化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发生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离子浓度;黏度;钠离子(Na+)
首页  上一页  ...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