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81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801.稻草秸秆超低酸水解及水解产物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用0.05%(w)的稀硫酸对湖北省稻草秸秆进行水解,考察了混合原料中固体含量和搅拌转速对稻草秸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秸秆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50 0 g/mL,最佳转速为700 r/min.研究了稻草秸秆在160~ 210℃内的水解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60℃时,稻草秸秆水解得到的还原糖含量随水解的进行呈单峰趋势;在170~ 200℃时呈双峰趋势;当温度达到210℃时又呈现单峰趋势,这与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得到的两个还原糖峰随水解的进行呈现叠加和分离有关.表征固体残渣并分析水解产物组成的结果显示,水解后半纤维素大部分水解,木质素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纤维素的聚合度急剧降低但结晶度仍较高;水解产物主要为纤维三糖、纤维二糖、葡萄糖、木糖、丙酮醛和未知混合物.
    关键词:稻草秸秆;超低酸;水解;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rice straw;extremely dilute acid;hydrolysis;reducing sugar;cellulose;hemicellulose
  • 14802.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溶剂分级法、黏度法、POM、SEM和DMA等方法对两种抗冲共聚聚丙烯(PPc-A和PPc-B)的分级级分、黏度、晶态结构以及分散相与基体的相容性等进行了研究.分级和黏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共聚聚丙烯中均含乙丙无规共聚物、结晶性乙丙共聚物(BC)和等规聚丙烯(iPP)级分;由于BC在ppc-A中的含量较在PPc-B中高,且PPc-B中橡胶相与基体的黏度差较大,因此虽然两者力学性能接近,但PPc-A的断裂伸长率优于PPc-B.POM,SEM,DMA表征结果显示,PPc-A中的BC可结晶的链段少,晶片尺寸小;PPc-A淬断面中的橡胶相的尺寸较大,橡胶相的均匀程度也高于PPc-B;PPc-A中的橡胶相与iPP基体的相容性好于PPc-B.
    关键词:抗冲共聚聚丙烯;分级;断裂伸长率;相容性
  • 14803.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最优解吸率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一定生产条件下,解吸塔解吸率是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关键操作变量,对本系统及下游气分装置的能耗和丙烯收率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选择优化的解吸率并以此指导生产,是实现吸收稳定系统和气分联合装置运行优化的关键.以流程模拟、过程能量综合和数值回归技术为手段,分别研究了解吸率对丙烯收率、能耗和效益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求解最优解吸率的方法.对1套0.6 Mt/a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及配套气分装置的应用表明,笔者建立的方法可行且有效,按其求解的最优解吸率操作,可提高联合装置综合效益274.7×104 RMBYuan/a.
    关键词:吸收稳定系统;解吸率;气分装置;丙烯;能耗
  • 14804.乳液聚合在油田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概述了乳液聚合的特点,对常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如钻井液处理剂、酸液稠化、堵水调剖及调驱、钻井防漏堵漏、油田固沙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领域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开发深井超深井的需求,乳液聚合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及力学性能.
    关键词: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浓乳液聚合;油田开发;emulsion polymerization;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inver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core-shel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concentrat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oilfield exploration
  • 14805.天然气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甲烷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Al2O3负载Pd、有序介孔硅负载Pd、铈基固溶体负载P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Pd和其他载体负载Pd,负载型Pt、Au和多组分贵金属,非贵金属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类钙钛矿型氧化物,尖晶石型氧化物,烧绿石型氧化物以及六铝酸盐催化剂:讨论了这些催化剂对甲烷燃烧的活性、水热稳定性和抗硫性能,展望了研发新型高性能甲烷燃烧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甲烷催化氧化;贵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天然气催化燃烧;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noble metal catalyst;metal oxide catalyst;catalytic combustion of natural gas
  • 14806.焙烧温度对HZSM-5催化剂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水热法在无胺体系中制备了NaZSM-5分子筛,用硝酸铵进行离子交换,并在300~ 550℃下焙烧制得HZSM-5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HZSM-5催化剂催化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TIR、NH3-TPD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HZSM-5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HZSM-5催化剂的性能影响显著,在最佳温度400℃下焙烧时,HZSM-5催化剂的微孔比表面积高达265m2/g,强酸酸量为4.46 mmol/g,环己烯的转化率达14.0%,环己醇的选择性为83.3%.随焙烧温度的升高,HZSM-5催化剂的酸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强酸量减少较明显,这是其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环己烯;环己醇;焙烧温度;HZSM-5催化剂;无胺法;cyclohexene;cyclohexanol;calcination temperature;HZSM-5 zeolite catalyst;amine-free method
  • 14807.硅藻土负载Dawson结构磷钨酸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6P2W18O62/硅藻土催化剂,并采用FTIR,EDS,XRD,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H6P2W18O62/硅藻土催化剂的性能;通过单因次和正交实验研究了H6P2w18O62负载量、催化剂用量、正丁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为:H6P2W18O62负载量为40%(基于硅藻土的质量)、催化剂用量0.5 g(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8%)、醇酸比3、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125℃.在此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的平均收率可达90.8%;催化重复使用5次,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仍可达65.6%.
    关键词:硅藻土;Dawson结构磷钨酸;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酯化反应;diatomite;phosphotungstic acid with Dawson structure;butyl p-hydroxybenzoate;esterification
  • 14808.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的合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建立了一种制备第三类头孢抗生素中间体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的新方法.该方法以l-乙基-2,3-双氧代哌嗪和氯甲酸甲酯为原料.考察了缚酸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种类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以三乙胺为缚酸剂、n(1-乙基-2,3-双氧代哌嗪)∶n(氯甲酸甲酯)∶n(三乙胺)=1.0∶1.2∶1.8、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7%;经HPLC分析,产品纯度为99.2%;1H 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该方法产品成本低,毒性小,收率高,后处理简单,“三废”排放少,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酸甲酯;1-乙基-2,3-双氧代哌嗪;氯甲酸甲酯;三乙胺;丙酮;抗生素;4-ethyl-2,3-dioxopiperazine-1-methyl formate;1-ethyl-2,3-dioxopiperazine;methyl chloroformate;triethylamine;acetone;antibiotics
  • 14809.Ag/BiVO4脱氮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以硝酸铋为铋源、偏钒酸铵为钒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Ag掺杂改性的粉体钒酸铋(Ag/BiVO4)催化剂,采用XRD,UV-Vis DRS,SEM等手段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模拟含氮油品为目标降解物,在可见光下评价其光催化脱氮性能.表征结果显示,Ag掺杂不会改变BiVO4催化剂典型的单斜白钨矿结构,可提高Ag/BiVO4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的BiVO4催化剂,对模拟油品中的吡啶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降解效果.对于50 mL吡啶含量为50 μg/g的模拟油品,当Ag掺杂量(理论计算值)为5%(w)时,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05 g,在可见光下照射2.5 h,模拟油品中吡啶的降解率可达86.7%.
    关键词:银/钒酸铋催化剂;光催化;油品脱氮;吡啶;silver/bismuth vanadate;photocatalysis;oil denitrification;pyridine
  • 14810.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新技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搅拌釜生物反应器、生物滴滤塔、生物滤床等多种反应器结构及其去除有机废气的效果;分析了硅油、十六烷、十四烷等多种非水相介质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应用的优缺点;阐述了有机废气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质机理.最后对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前景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有机废气;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废气处理;volatile organic waste gas;two-phase partition bioreactors;waste gas treatment
首页  上一页  ...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