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78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771.基于过氧乙酸的俄罗斯工业级乙腈的精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氧化精馏方法,对过氧乙酸预精制俄罗斯工业级乙腈的工艺条件(包括过氧乙酸用量、固体氧化剂过硫酸钾用量及精馏时间进行了考察;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乙腈精制过程进行在线检测,结合GC、GC-MS、水分测定及FTIR分析对乙腈中的杂质组成及除杂效果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俄罗斯工业级乙腈中的主要杂质是丙腈和烯丙醇,其中丙腈影响产品纯度,但对其紫外吸光度影响较小;而烯丙醇不仅影响产品纯度,且对其紫外吸光度影响较大.过氧乙酸能选择性环氧化烯丙醇中的双键,可获得紫外吸光度和纯度达HPLC级乙腈的精制产品.最佳精制条件为:V(乙腈)∶V(过氧乙酸)=100∶6,m(乙腈)∶m(过硫酸钾)∶m(氢氧化钾)=100∶1.5∶0.5,精馏时间4h.
    关键词:俄罗斯工业级乙腈;过氧乙酸;过硫酸钾;精制;除杂;Russia industrial-grade acetonitrile;peracetic acid;potassium persulfate;purification;impurity removal
  • 14772.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催化乙醇脱水的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非离子模板剂P123,以异丙醇铝为铝源、乙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介孔氧化铝,分别在500,600,800℃下进行培烧;采用XRD,BET,NH3-TP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介孔氧化铝晶形不同,800℃焙烧后为γ-A12O3,其余为无定形;随焙烧温度的升高,介孔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基本呈减小趋势.800℃焙烧的介孔氧化铝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将其用浸渍法进行铁改性,铁浸渍量为1%(以Fe2O3质量分数计)时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在反应温度380℃、乙醇含量99.7%(w)、液态空速2.5h-1的条件下,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达到98.2%和99.8%.
    关键词:介孔氧化铝催化剂;溶胶-凝胶法;乙醇脱水;乙烯;mesoporous alumina catalyst;sol-gel process;ethanol dehydration;ethylene
  • 14773.Cu/FSM-16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苯二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以Cu/FSM-16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催化氧化苯酚与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合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考察了Cu/FSM-16中Cu的负载量、Cu/FSM-16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到22.7%,苯二酚的选择性为87.4%,并且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关键词:苯酚;羟基化;过氧化氢;Cu/FSM-16;催化剂
  • 14774.甲醇柴油乳液的拟三相图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绘制了柴油、甲醇、乳化剂+助乳化剂的拟三相图,利用拟三相图中相区面积的变化研究HLB值、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复配等参数对乳液增溶甲醇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类型、助乳化剂的类型、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和HLB值对拟三相图及最大增溶甲醇量有很大影响.当乳化剂由span80与tween80复配,其HLB值为5.5;助乳化剂由正丁醇、正戊醇和油酸复配,其质量比为3∶4∶3;且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3∶7时拟三相图乳液区面积最大,增溶甲醇量最高.
    关键词:甲醇;柴油;乳液;拟三相图
  • 14775.高含硫天然气脱硫装置操作条件的优化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高含硫天然气脱硫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和操作条件优化,以脱硫装置年利润为优化目标,主要操作条件为决策变量,净化气中H2S和CO2含量为约束条件,建立稳态优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操作条件对脱硫净化效果影响由强至弱顺序为溶液循环量>吸收塔板数>吸收塔压力>吸收塔温度;脱硫装置能耗构成中蒸汽占6.36%,冷却器能耗占25.53%,机泵类电力能耗占8.11%;影响脱硫装置年利润的主要因素是净化气流量和操作费用,受溶液循环量、吸收塔塔板数和吸收塔压力影响,宜采用相对低的吸收塔压力和适当的吸收塔塔板数;在吸收塔塔板数14块、吸收塔压力6 MPa、溶液循环量23.26 Mmol/h的优化操作条件下,脱硫装置年利润最大值为1.01×109元,年操作费用为2.3×107元.
    关键词:天然气脱硫;流程模拟;醇胺溶液;natural gas sweetening;process simulation;alkanolamine solution
  • 14776.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分析计算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认为当分离器外旋流中损耗的能量(即外旋流向内旋流传递的总能量)与内旋流旋转能量达到平衡,即内外旋流之间能量的传递达到稳定状态时,旋转气流到达旋涡尾端位置.由此,采用分离器内压降定量表征能量的损耗,推导得到旋风长度的计算公式.考察了排气管直径、入口尺寸、排气管插入深度、入口浓度、分离器长度、排尘口直径等因素对旋风长度的影响.将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旋风长度的影响趋势,且数值差别较小.该公式通过旋风分离器能量传递的特性推导,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性较强.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压降
  • 14777.含氮化合物对FCC催化剂的中毒机理及其应对措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对FCC催化剂的中毒作用机理,对酸碱中和理论、竞争吸附理论、诱导效应及空间位阻效应等多种理论的分析表明,含氮化合物对FCC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强弱与其质子亲和力、吸附络合能力、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以及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孔结构等密切相关.概述了各种抗氮催化剂和抗氮工艺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抑制含氮化合物毒害FCC催化剂的应对措施,展望了提高FCC装置加工高含氮原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含氮化合物;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毒机理;抗氮;azotic compounds;fluid catalytic cracking;catalyst poisoning mechanism;nitrogen-resistance
  • 14778.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传质性能的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乙醇-水体系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术进行了传质性能实验,考察了气相动能因子(F因子)、转子转速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 压降随F因子、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每米理论板数随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F因子的增大先增大后略有降低;与有液体分布器时相比,无液体分布器时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传质效果更好;与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相比,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降低约70%,每米理论板数降低约40%,转子轴功率降低10%~ 30%.
    关键词: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精馏;传质;液体分布器
  • 14779.13CNMR方法分析聚乙烯催化剂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通过对交叉极化共振13C NMR实验的共振参数进行实验优化,定性分析了聚乙烯催化剂的组分,其中包含丁氧基钛、乙氧基钛和环氧氯丙烷.利用13C NMR的交叉极化时间与不同碳原子吸收峰的峰面积关系及卷积法可对催化剂中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13C NMR方法对不同活性的聚乙烯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随催化剂中乙氧基含量的增大、丁氧基含量的减少而增大.
    关键词:固体核磁;交叉极化;聚乙烯催化剂;13C NMR;cross-polarization;polyethylene catalyst
  • 14780.α-Al2O3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甲醇水溶液的分离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聚酰胺酸(P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PA-SiO2颗粒-DMAC涂膜液涂敷,通过300℃亚胺化或800℃碳化处理,对α-Al2O3中空纤维膜进行改性.在改性α-Al2O3中空纤维膜上浸涂聚乙烯醇(PVA)溶液并用戊二醛(GA)交联剂进行交联,制备α-Al2O3中空纤维渗透汽化复合膜,并对甲醇水溶液进行渗透汽化膜分离,考察了温度、料液浓度、涂膜液组成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涂敷PA-DMAC涂膜液并经亚胺化的改性方式最佳,在此基础上浸涂12%(w)PVA溶液和6%(w)GA交联剂制备的复合膜分离性能较好;在温度40℃、压差100 kPa的条件下,对96%(w)甲醇水溶液的分离因子为25.0,渗透通量为15.0 g/(m2·h).
    关键词:氧化铝中空纤维膜;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改性;甲醇分离;α-Al2O3 hollow fiber membrane;polyimide;pervaporation;membrane modification;methanol separation
首页  上一页  ...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