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86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851.苯酚生产废水中苯系物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苯酚生产废水中苯、甲苯、异丙苯、苯酚、甲基苯甲醇、2-苯基-2-丙醇、苯乙酮、2-苯基丙 醛和2-苯基-1-丙烯等9种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考察了检测波长、流动相配比、流动相流量和柱温等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为V(乙腈)∶V(水)=65∶35,流量1.0 mL/min,柱温35℃.在质量浓度0.05~ 120.00 mg/L内,各物质的标准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99 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7),各物质的最低检出限为0.005 ~ 0.009 mg/L,加标回收率为95.0%~ 105.3%.该方法预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可用于苯酚生产废水中苯系物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苯酚生产废水;苯系物及其衍生物;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enol production wastewater;benzene series and derivatives
  • 14852.聚丙烯催化剂制备的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物的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聚丙烯催化剂(NDQ,C1,C2)制备了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物,并利用IR,13C NMR,DSC,GPC,SEM等方法对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采用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低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而乙丙橡胶相含量则高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且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含量较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关键词:聚丙烯催化剂;高乙烯含量;无规乙丙共聚物;表征;polypropylene catalyst;high-ethylene-content;random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characterization
  • 14853.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分离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萃取剂,对乙酸甲酯-甲醇共沸体系的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原料进料位置、理论板数、萃取剂进料位置、回流比、溶剂比(萃取剂进料与原料进料摩尔流量的比值)等参数对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乙酸甲酯的纯度随理论板数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恒定,随萃取剂进料位置由塔顶向下移动而减小,原料进料位置、回流比和溶剂比存在最优值.利用模拟计算结果,获得了萃取精馏分离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的优化操作条件:理论板数27块,原料进料位置为第1 8块理论板,离子液体进料位置为第1块理论板,回流比为0.3,溶剂比为0.26.在此条件下,乙酸甲酯的纯度达到0.996 6.
    关键词:萃取精馏;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离子液体;ChemCAD软件;extractive distillation;methyl acetate;methanol;azeotrope;ionic liquid;ChemCAD software
  • 14854.耐温抗盐降滤失剂P(AA-AMPS-AM)/nano-SiO2的合成及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等单体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降滤失剂P(AA-AMPS-AM)/nano-SiO2;采用FTIR法表征了该降滤失剂的组成,并评价了它的降滤失性效果、抗盐、抗钙和抑制性等性能,同时考察了该降滤失剂与其他处理剂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降滤失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与常用处理剂配伍性好,可在水基钻井液体系中显著降低其高温高压滤失量,所形成的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在密度2.37 g/cm3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20.0 mL,满足高温下控制钻井液性能的需求.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降滤失剂;钻井液;nano-silicon dioxide;acrylic acid;acrylamide;2-acrylamido-2-methyl propane sulfonic acid;heat resistance and salt tolerance;filtrate reducer;drilling fluid
  • 14855.CH4-CO2混合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在容积为5.3 L的定容式反应釜中,在温度2.0℃、初始压力4.5 MPa下,研究了CH4-CO2混合气体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考察了混合气体的初始含量对水合物的生成时间和气体分子在水合物晶穴中分布情况的影响,混合气体中初始n(CO2)∶n(CH4)分别为4∶1,1∶1,1∶4.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体中CO2含量的增大有效地缩短了诱导成核时间并促进了水合物的生长.当混合气体中初始n(CO2)∶n(CH4) <3时,水合物中气体组分含量与混合气体初始组分含量基本相同;当混合气体中初始n(CO2)∶n(CH4)>3时,水合物中n(CO2)∶n(CH4)则趋近于3.由此可推断,水合物小晶穴不易被CO2占据,而主要由CH4占据.
    关键词:气体水合物;甲烷;二氧化碳;gas hydrate;methane;carbon dioxide
  • 14856.甲醇芳构化的研究Ⅱ.NaOH处理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NaOH溶液处理HZSM-5分子筛并将其用于甲醇芳构化反应,考察了Na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甲醇分压等对催化剂甲醇芳构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NaOH溶液处理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产物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分布随反应温度和甲醇分压的变化规律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基本一致NaOH溶液处理显著调变了HZSM-5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分布,从而影响其甲醇芳构化性能.在所考察的催化剂中,0.2 mol/L NaOH溶液处理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在400℃、甲醇分压20 kPa条件下进行甲醇芳构化反应,BTX收率达48.6%,反应12h后BTX收率仍高于35%,这主要归因于该催化剂具有适宜的酸量和酸强度分布.
    关键词:甲醇;芳构化;氢氧化钠处理;HZSM-5分子筛催化剂;methanol;aromatization;sodium hydroxide treatment;HZSM-5 zeolite catalyst
  • 14857.C9芳烃在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在C9芳烃轻质化的研究中,分别以1,2,4-三甲苯、邻甲乙苯及异丙苯为原料,对它们在不同结构分子筛(包括纳米HZSM-5,Hβ,HMOR沸石)催化剂上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β催化剂的初始活性最高并表现出较好的歧化能力,纳米HZSM-5催化剂则表现出较好的的脱烷基能力,HMOR催化剂的性能介于前两者之间.在C9芳烃的反应中,带有伯烷基、仲烷基和叔烷基的C9芳烃反应活性依次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带有伯烷基和仲烷基的C9芳烃依次进行异构化、歧化和脱烷基反应;而带有叔烷基的C9芳烃则以脱烷基反应为主各催化剂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MOR>Hβ>纳米HZSM-5,其活性高低顺序为:Hβ>纳米HZSM-5> HMOR,这说明分子筛催化剂的结构对C9芳烃反应的影响大于其酸性的影响
    关键词:碳九芳烃;分子筛催化剂;异构化;歧化;脱烷基
  • 14858.煤焦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级配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对煤焦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脱硫催化剂和脱氮催化剂级配比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液体体积空速对催化剂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建立了煤焦油加氢精制动力学模型.通过LevenbergMarquardt法拟合出各动力学参数,并根据模型得到了适合煤焦油加氢精制的级配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加氢精制过程的金属、硫、氮脱除率进行预测,并可根据煤焦油加氢操作工艺条件和产品油的要求,推算出适合的催化剂级配比例.
    关键词:煤焦油;加氢;级配;动力学模型
  • 14859.正丁烷在丝光沸石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考察了硅酸粉末预先与NaOH溶液混合时间及晶化时间对所制备的丝光沸石晶粒大小的影响.选取8μm丝光沸石为研究对象,研究正丁烷在丝光沸石微孔孔道内的吸附扩散.结果表明,正丁烷在Na型丝光沸石上的吸附速率较慢,在考察的160 min内没有达到吸附平衡.经离子交换成氢型丝光沸石后,对正丁烷的吸附性能明显改善,2 min内可以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0%,平衡吸附量为0.70 mol/kg;而再次交换为Na型丝光沸石后,其正丁烷吸附性能又恢复原状,说明丝光沸石中的Na物种是堵塞微孔孔道引起正丁烷分子在孔道内扩散受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丝光沸石;传质限制;吸附;扩散;正丁烷
  • 14860.含双Schiff碱结构的新型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以对苯二胺、芳香醛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双Schiff碱有机发光材料1,4-二(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1)和1,4-二(4-(N,N-二苯)氨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2).通过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行为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M1在溶液中能发射紫色荧光,而其固态薄膜则发射蓝色荧光;M2的溶液和固态薄膜均显示较强的绿色荧光;M1和M2的电离势分别为5.10,4.91 eV,与正电极的功函数(4.8 eV)相匹配,可有效降低空穴注入的能垒,有利于空穴的传输;M1和M2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5,350 ℃,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双Schiff碱;发光材料;对苯二胺;芳香醛
首页  上一页  ...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