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2023-03-02]
中央及各地方明确要求保证基础设施开工、维持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2022 年1-12 月固投完成额57 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环比下降0.2pct,其中12 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2 万亿元,同比2021 年12 月增长0.16 万亿元,固投完成额保持增长,增速增加0.03pct。1 月新增社融5.98 万亿元,环比2022 年12 月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比降低2.96%。2023 年1 月,建筑业PMI 录得56.40%,环比增加1.8pct,建筑业新订单PMI 录得57.40%,环比增加7.7pct,各级政府投资逐渐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望持续带动需求增长。2022 年1-12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加3.6pct,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3pct,增速环比11 月有所下降,工业制造领域逐渐回暖有望带动部分建筑需求。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政策带动行业向好,建筑板块有望维持稳健增长,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建筑业] [2023-02-23]
全年业绩仍有承压,需求改善和盈利修复可期。从披露完毕的业绩预警情况 看,行业多数企业全年盈利有所承压,其中预增、略增、扭亏的企业分别占 比13.9%、3.1%、6.2%,合计23.2%,业绩下降或亏损的企业占比76.8%,其 中周期类建材主要受需求持续下行导致价格下跌叠加原燃料价格上涨双重 压力影响,消费类建材主要受地产调控影响,B 端地产业务明显下滑,同时 地产风险释放带来大额应收款项计提进一步拖累以及部分原材料价格相对 高位影响。
[建筑业] [2023-02-21]
本篇报告对建筑央企中信评较为关注的细节进行重新审视并建立指标,通过 对央企各工程业务模式占比变化的研究,结合宏观政策和自己研发的久期与 融资成本计算模型,并考虑到永续债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以及观察PPP 出表 业务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公司的资产情况、偿债压力 以及财务风险有更充分的了解。
[建筑业] [2023-02-18]
减水剂与环氧乙烷的关系,从过去的“不可开交”转变为“休戚与共”,本轮2023Q1 原材料价格从底部复苏所释放出的需求提升信号更加明显,对于行业而言是正面催化。2023 年,考虑到2022 年基建投资的“叠加效应”,行业需求恢复过程中减水剂品种具备的Alpha 属性,以及龙头企业以风电灌浆材料为代表的功能性材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外加剂板块具备向上弹性。
[建筑业] [2023-02-18]
根据卓创资讯,2 月13 日起长三角、鲁豫、湖南和广东等市场水泥价格调涨,幅度在10-30 元/吨,这是2023 年春节后第一次较大范围的上涨。以农历年衡量,此轮调涨的时点较往年有所提前。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的复苏尚不显著、水泥行业库存总体仍在高位,我们认为此轮时点更早的价格调涨体现了行业对于尽快修复去年以来持续恶化的盈利水平,形成了较为强劲的共识。虽然我们预计行业盈利修复的持续性将仍有待需求企稳以及错峰生产执行力度的考验,但考虑政府稳增长决心坚定、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我们认为板块配置的性价比较高。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 [2023-02-13]
[建筑业] [2023-02-09]
建筑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基本面有保障、带动基建央企估值提升。 监管层发声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 项目发行上市,证 监会债券部主任周小舟表示,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进一步推进REITs 常态化发行。试点稳步推进,市场初具规模。截 至2022 年11 月底,已有24 只公募基础设施REITs 产品获批,其 中22 只产品上市,募集资金超750 亿元,总市值约830 亿元,项 目涵盖收费公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仓储物流、清洁能源、保 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资产类型,形成了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维持 行业“推荐”评级。
[建筑业] [2023-02-07]
我们的首选股为受惠于地产回暖、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主题的公司,尤其是具备组装合成法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能力的公司,包括中国建筑国际(03311 HK,目标价14.20 港元,评级“买入”)及中国建筑兴业(00830 HK,目标价 2.66 港元,评级“买入”)。重申行业“跑赢大市”评级。
[房地产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3-02-07]
[房地产业,建筑业] [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