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食品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成为备受全世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就目前来说,做好食品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将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是摆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食品检测现状尚乐观,各种检测技术应有尽有,检测效果也日渐明显。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并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现代仪器分析在食品分析与检测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食品检测要求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检出限更低。传统的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基于此,简要介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与检测过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食品检测的主要特点是样品基质复杂、检测项目多、检测类别多,可细分为重金属、农兽药残留、添加剂、
-
食品检测中现代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通过对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生物技术与阻抗法等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
-
内审在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内部审核是食品检测实验室体系运行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活动,是其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功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切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发展。在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内部审核环节是其体系运行、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通过内审有效开展工作来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正确认识和理解内部审核的目的及意义,将有助于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顺利实施,发挥其在质管体系中监督管理作用,切实可行的做好
-
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的方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尤其是日常的饮食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与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在进入市场被送到民众手中前需经过严格的食品检验以确保食品安全。在食品检验工作中,食品检验的准确性是十分关键的因素。目前国内食品添加剂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严重地危害了民众的身体健康,
-
极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营养越来越重视。现代分析技术的出现,使极谱技术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获得快速发展,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等特点。催化极谱法等新型极谱技术的出现,大大扩大了极谱法的使用范围,极谱法广泛应用在食品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和功能营养成分等检测领域。
-
食品中油脂提取及过氧化值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来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的影响因素,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GB/T 5009.56-2003提取油脂,GB/T 5009.37-2003测定过氧化值,探讨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结果油脂的提取条件、外界环境、试剂质量和添加量、放置时间、淀粉加入时机和碘量瓶振摇方法等均会影响测定结果。结论建议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结果的真实准确。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中苯并芘检测的应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前,许多食品中都含有苯并芘,而苯并芘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危害。传统的苯并芘检测方法无法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微量苯并芘。普通的拉曼光谱散射则信号较低、效应较弱且检测灵敏度较低,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上不足。基于此,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中苯并芘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
气象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生活中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情况,肉类、蛋类、酒类等食用类产品中含有的各项成分指标是否合格,这些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和食物中毒现象的不断发生,相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加大了对食品的检测力度,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地加强
-
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双重PCR法检测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根据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促旋酶(gyrase)的B亚单位基因以及金属蛋白酶(apr)基因设计出两对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用于荧光假单胞菌快速检测的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并对该体系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经普通PCR扩增均可见2条特异性条带(384 bp和194 bp),而其它阴性对照菌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