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食品安全政策执行阻滞及对策——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发布日期:2015-12-28
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而屡禁不止,暴露出食品安全政策执行阻碍重重。文章主要以史密斯模型为工具,揭示了政策本身不理想、执行机构运转失灵、目标群体认知上偏差、政策执行环境封闭四个方面的因素对政策执行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
线上餐厅的食品安全隐患
来源:现代商业 发布日期:2015-12-28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订餐服务悄然兴起,很受消费者的亲睐。笔者以线上订餐服务最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美团"、"饿了吗"、"口碑外卖"(原淘点点)等线上订餐平台的入驻商家进行了线下实地走访。本文主要介绍调研结果的分析和对各平台的解决态度,并借此对监管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发布日期:2015-12-28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消费者的关注.分析了目前我国餐饮企业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从原料到菜肴"的餐饮业食品溯源管理方案、推广HACCP管理方式、强化餐饮企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规范安全操作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
-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偏差研究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发布日期:2015-12-28
借鉴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从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阶段,系统分析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偏差。基于江苏省消费者660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偏差。研究发现: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在信息获取阶段存在易记性偏差、易得性偏差和次序效用;在信息输出阶段存在过度自信;在信息加工阶段的简化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在代表性启发、易得性启发和框架依赖;
-
兰州市五区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发布日期:2015-12-26
目的从食品消费者角度了解兰州市五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消费行为等问题,探索有效改善该市居民食品安全现状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兰州市五区4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居民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低;认为安全隐患主要出现在生产加工和餐饮消费环节;消费习惯有待改善;维权意识不强。结论监管部门应采取广泛的食品安全宣
-
食品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与发酵科技 发布日期:2015-12-25
在食品安全性被高度重视的今天,常规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食品组学极大地丰富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真伪鉴别、产地溯源、产品质量控制、食品微生物、转基因成分、农药兽药残留、过敏原和生物毒素检测中成功应用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这将为食品安全甚至整个食品工业产生深远影响,也为现行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日期:2015-12-2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各个层次之间的矛盾等各种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发展.由此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导致各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积极事前防范,高效事中应对,做好事后处理,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体现,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分析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突发亊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提高突发事件的
-
国外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及中国借鉴
来源: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5-12-25
食品安全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更是一个全球性课题,世界各国针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创新。即使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世界各国都加大了打击力度。通过比较与研究他国经验,启示我国应树立食品消费者至上的食品安全法律控制理念,借鉴执行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最终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思考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发布日期:2015-12-2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仍尤为严重,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状况,从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身上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发布日期:2015-12-25
食品安全在当今人类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对食品安全概念和关联性特征的分析进入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归类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和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积极采取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保障人类食品安全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