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国轩高科 右手江淮汽车 大众的野心有多大?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发布日期:2020-06-15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重磅消息频传!5月28日晚,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将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汽车")进行战略合作。大众汽车将根据股份认购协议约定的条款及条件,认购国轩高科向其定向发行的相当于此次发行前国轩高科已发行
-
余热利用型电动汽车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来源:制冷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5
本文设计了一款带电机余热利用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通过改变环境温度、余热功率等因素,研究该热泵系统的相关性能,对比计算了有无余热利用下目标车辆的续航里程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温度下,余热利用型热泵系统升温性能优于传统热泵系统。当环境温度为-17℃时,传统热泵系统和余热利用型热泵系统的稳定时间分别为2,200s和1,860s,稳定温度分别为17.1℃和19.9℃;余热利用功能的引入可以降低压缩机功耗
-
基于纯电动汽车总装工艺分析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0-06-15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在新产品开发、配套设施、政策变化等影响较为突出。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提出纯电动汽车总装工艺差异性分析边界条件,分析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工艺差异,并对纯电动汽车总装工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向于智能化、网络化。
-
基于AVL_Cruise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优化方法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5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始终是用户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首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电动汽车经济性的核心指标。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各大主机厂发展电动汽车的头等大事,文章旨在通过对影响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方法。
-
电动汽车滑行工况能量回收策略探究
来源:车辆与动力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5
滑行工况能量回收策略可以减少由于驾驶员制动延迟时间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但同时也会造成车辆滑行,尤其高速滑行时的能量损失.针对这一问题,以改装后的北汽EV160纯电动车辆为研究对象,在NEDC工况和FTP75市郊工况基础上,插入了相应的滑行与制动延迟情景,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此进行了建模仿真.最后,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探究了电动汽车在不同滑行能量回收策略下的能耗,并与无滑行能量回收时
-
基于功能安全标准电动汽车电池电子部件的研制
来源:仪表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5
随着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不断开采,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动汽车减轻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电池电子部件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安全健康的行驶。遵循功能安全法规ISO26262的要求,从电池电子部件的开发需求和边界条件定义着手,通过对系统功能失效模式和后果的分析,设定功能安全目标,并制定故障诊断失效保护策
-
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发布日期:2020-06-15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世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需要专业人员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走向。文章分析和总结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行业发展走向中存在的不科学的部分,突出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发展瓶颈的关键点,针对动力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的研究,指出了需要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
基于功能安全标准电动汽车电池电子部件的研制
来源:仪表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5
随着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不断开采,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动汽车减轻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电池电子部件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安全健康的行驶。遵循功能安全法规ISO26262的要求,从电池电子部件的开发需求和边界条件定义着手,通过对系统功能失效模式和后果的分析,设定功能安全目标,并制定故障诊断失效保护策
-
考虑交通流量的改进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布局
来源:计算机与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0-06-15
为了有效促进电动汽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提高电动汽车使用效能并降低交通物流业的环境污染,本文拟通过构建考虑交通流量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方法进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优化布局研究。首先,从便利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4个方面分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布局原则;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典型选址模型的局限性,以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最大化为目标,构建考虑交通流量的改进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
电动汽车换电技术与标准需求研究
来源:中国汽车 发布日期:2020-06-15
在阐述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发展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换电产品方案的专业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分析结果,论述换电应用的阶段性特点。结合未来应用前景分析,描绘换电标准体系蓝图,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