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8-05-22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
食品中还原糖测定方法的比较综述
来源:吉林农业 发布日期:2018-05-18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食品加工工艺中,糖类对食品的形态、组织结构、理化性质及其色、香、味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糖类的含量还是食品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某些食品重要的质量指标。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可大致了解食品中还原糖与非还原糖成分的比例,为食品风味的调制改良提供依据;还可以鉴定某些食品质量的真伪、优劣(如绵白糖、赤砂糖等)。本文对国标方法中还原糖的测定进行了比较分析,
-
新能源汽车车载终端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日期:2018-05-01
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新月异,其安全性问题也受到广泛重视。车载终端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和发送工作,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是用于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监控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车载终端,然后根据国家标准GB/T 32960.2-2016对车载终端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部分要求提出了改进的检测方法。
-
我国食品安全环境下瘦肉精的监管及检测方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4-25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担忧。为使广大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对瘦肉精有所了解,本文提出了监管瘦肉精的建议,并综述了各种分析检测方法。
-
食品中角鲨烯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发布日期:2018-04-25
角鲨烯是一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功能活性脂质,由于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癌、抗辐射、携氧、皮肤保湿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医药产品和化妆品的开发。因此,不同食品中角鲨烯含量的分析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该文综述了不同食品中角鲨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皂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分步结晶法等以及气
-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8-04-11
进入21世纪,国内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下,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研究表明:镉、铅、汞以及砷等重金属元素在体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便会危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以及各类脏器,不仅会诱发疾病,而且也有可能会引发癌症。近些年虽说人们一直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但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食品中超标的重金属,大都直接进入了人体之中。这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我
-
高压隔离开关典型机械故障与检测方法分析
来源:电工技术 发布日期:2018-04-10
介绍高压隔离开关的典型机械故障,并对每种类型故障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目前隔离开关机械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总结出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隔离开关各阶段的检测方法和机械故障预防措施,以增强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微波消解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大众科技 发布日期:2018-03-20
文章简要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消解方法、测定条件的选择,其与常规电热板消化的比较,微波消解的优点等几个方面的讨论,用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分别测定了5个国家标准参考物质的金属元素,并进行比较,探讨微波消解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
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8-03-20
N-亚硝胺类化合物是种强致癌物,主要介绍了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种类;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危害;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国家检测限量要求;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5种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二次展开光解薄层层析法),并探讨各检测方法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
简析港口机械能耗检测和评价方法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18-03-15
物流产业得到了较为蓬勃的发展,在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当前港口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港口耗能逐渐变高,其主要表现在港口机械的耗能上[1]。对港口机械进行耗能检测与节能是帮助优化我国港口机械工作方法与促进物流产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港口机械能耗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方法进行简析,旨在帮助港口机械进行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