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18-06-2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而职业院校的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应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为例,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旨在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
基于汽车教学实践浅究校企合作模式的价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发布日期:2018-06-2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下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职业院校的汽车教学现状,把校企合作模式运用到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
陕西省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研讨会召开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8-06-25
陕西省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研讨会近日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召开,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田福海、副会长兼秘书长严家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院长黄新民和西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有关领导和陕西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黄新民指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是企业投资兴办的学校,秉承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理念,一直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不断调整专业
-
浅谈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广东蚕业 发布日期:2018-06-15
对于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规划一直是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计的热点问题。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理论更为专业性、课程教学范围涉及广泛。在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要做到理论知识的专业、各课程科目之间的相互紧密关联、并在教学计划中注重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如何在这些问题中寻找到平衡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成为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订单班式汽车保险与理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8-06-15
汽车保险与理赔人才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理念,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建立的"渤海订单班"为例,提出了在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管理,再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一条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保险与理赔应用型人才的道路。
-
校企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为例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6-15
为响应高校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举措,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从校企合作积极开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充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深化拓展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及合作内容,构建了知识教育平台、培训考证平台和强化实践平台等实践体系,并在实施中有机融入企业参与因素,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证明,这一系列举措能够使教学、学科竞
-
校企合作 多方共赢 打造柯桥纺织业最优生态圈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8-06-11
近年来,柯桥牢牢把握"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积极打造"5+3+4"现代产业体系,融杭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柯桥纺织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抓产业提升,再造市场优势,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校企合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汽车职业教育研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8-06-08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同时对于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渐加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汽车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汽车职业教育如何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能与时俱进的为汽车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值得我们思考。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为现阶段的汽车职业教育提
-
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中外企业家 发布日期:2018-06-05
现代学徒制综合了学历职业教育和在职职业培训的优点,通过校企双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交替训教、共建双导师队伍、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达到校企培养四对接要求。本文从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入手,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西安航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6-04
校企合作是衡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标志。以西安航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指出在校企合作中应该结合专业实际,以双方合作诉求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强化合作深度,才能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