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业为导向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8-03-30
针对机械类基础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对机械类类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
基于模具实体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改研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8-03-30
通过对《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大一新生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讲授内容、教授方法与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剖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具项目关联的改革思路,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希望以此提升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最终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教改探索
来源:科教文汇(下旬刊) 发布日期:2018-03-30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的学习对提高本专业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生产过程、掌握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工艺及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更新教学方法、重新架构教学组织形式、充实教学内容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积极参与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
基于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探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18-03-30
文章从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技能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检测专业改革实践——德国职业教育借鉴与应用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8-03-30
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以"双元制"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系。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出资者,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时间70%是在企业中完成的。同时,德国严格的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使之受全行业的认可。我校汽车检测专业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了以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为导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阶段校企合作培养;建立基于职业行为
-
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18-03-28
在高职机械专业中机械制图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是广大师生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将以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为切入点,分析做好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
《汽车驾驶与交通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18-03-28
《汽车驾驶与交通安全》是汽车类专业为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与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而开设的理实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理实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汽车驾驶与交通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教法进行改革,优化其教学内容,突出其实践环节。通过其教学实践获得的教学效果,证明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食品机械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武夷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3-28
针对食品机械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指出目前食品机械工程制图课程在课时安排、考核方式、教学资源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特别针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微观层面上,提出采用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等新方法,进行兴趣培养、知识点预习和疑难点汇总等具体改进措施。
-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体会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18-03-25
通过对我校建筑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善了课程实践手段,丰富了课程教学网络资源,突出了课程教学特色,初步达到课程建设的目标。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科教导刊(下旬) 发布日期:2018-03-2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人才国际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面向应用、重视实践能力为基本教学目标,提出以成果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并系统地给出了理论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实施方案。通过改革,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