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19-10-25
本文就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指出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故事中接受文化知识,采用动态的过程评价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吸引力的有效方法。
-
手势识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项目研究与实践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10-24
将手势识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项目引入到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设计了基础实验、能力提高和延伸拓展3层次、递进式实验任务。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项目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生开放,在培养学生设计复杂数字系统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9-10-23
食品分子生物学是农业和农学类以及理工类院校相继在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中的空间机构与柔性机构拓展研究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19-10-23
将空间机构和柔性机构引入传统"机械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实现平面刚性机构向空间机构和柔性机构拓展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增强"机械原理"课程在整个机械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拓展和延伸作用,探讨刚性教学要求和柔性拓展式授课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主体的弹性需求。
-
工程认证背景下《食品工厂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来源:教育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9-10-22
食品工厂设计基础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本文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厂设计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强化教师的工程能力,探索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
新形势下船舶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9-10-20
随着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发展、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掌握核心技术的方向上不断进步,对船舶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现有问题的原因,根据教学工作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对应的教改措施。这些教改措施对今后教学和类似课程的教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9-10-20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应用型本科学生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中列举了一些《机械原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的《机械原理》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机械创新创造能力。
-
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背景下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9-10-18
为了满足培养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班的培养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深化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建先进的食品营养学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及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
-
食品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来源:天中学刊 发布日期:2019-10-18
在食品分析课程中开展项目化教学,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食品分析科学的性质、食品分析的标准方法和行业岗位需求深度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水平设计教学项目,并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机械工程专业“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9-10-16
单片机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基于汇编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遇到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实践训练不够充分、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改用C语言版单片机教材,采用便携式单片机开发板与Proteus仿真软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引入直播技术辅助理论教学,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