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工程专业中“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0-12-28
以培育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融入关联性的专业知识、引入项目驱动、增加仿真实验内容,使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培养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发布日期:2020-12-28
微生物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安全检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微生物学是绝大多数高校食品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依据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探索构建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
-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0-12-28
阐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并就课程在尚德精技、双向并重,师生同修、双轨并行,虚实结合、双线并进三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
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中国冶金教育 发布日期:2020-12-28
根据汽车构造课程特点,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强调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管控,探索了提高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水平的新模式。
-
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机械专业课程建设与创新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20-12-25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以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现代制造业的典型工作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及优化,以智能工厂为载体,构建基于典型机械设备的"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能管理"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体系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新科学、新技术,解决智能制造企业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
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物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0-12-25
针对目前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物理》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密切联系研究生课程具备的特点,从多渠道补足学生的知识短板、增设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等对《纺织物理》的课程改革进行初步研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提高纺织工程专业学位课的教学质量。
-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机械优化与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20-12-25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方针,结合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被动学习、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精减优化算法种类,突出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借助Matlab的可视化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优化计算工具,排除学生对编程的畏难情绪。强化过程考核,弱化考试成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树立优化设计的意识,初步具备针对印刷包装领域的优化设计问题
-
化工原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20-12-25
本文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出发,结合化工原理的课程特点,总结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内涵、必要性、思政元素及具体实践,为化工及其相关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参考。
-
基于建立模型思维的《食品贮藏与保鲜》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食品与发酵科技 发布日期:2020-12-25
《食品贮藏与保鲜》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结合课程专业特点,提出"模型思维"实验教学模式,重点研究采用模型思维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思维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竞争力。
-
“数字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来源:科技视界 发布日期:2020-12-2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大学教育中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论文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实施过程,构建评价体系,总结教学体会,进一步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专业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