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教育”下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中国新通信 发布日期:2022-06-20
本文介绍了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建设一流课程的过程中,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进行的详细介绍。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
基于系统分析法的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索
来源:科教文汇 发布日期:2022-06-17
在新工科、新农科双重建设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培养学生工程概念及空间思维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确定影响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增强改革的针对性,文章以包装工程专业的工程制图教学为例,利用鱼骨图分析法系统梳理了造成目前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不佳的可能原因,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七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例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2-06-15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容小觑,加强与其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势在必行的工作。文章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例(以下简称“苏电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契合“三全育人”理念的教学改革对策。
-
《制药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15
《制药安全与环保》课程内容多且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存在课程工程实践性强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分别从组织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和丰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制药安全与环保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为我国制药工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
后疫情时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2-06-15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如今的后疫情时期,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本文对该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借助学习通,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授课、线上自学和PBL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充分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选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15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是面向药学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从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与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15
《分析化学》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与其它学科相比,分析化学重在帮助学生树立“量”的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针对本校化工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初步探索了适合本科院校化工专业的《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
-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2-06-15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受益学生多。笔者按照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开设的实验项目,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实验课上。教学效果表明,《化工原理实验》课与课程思政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2-06-15
文章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入手,对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系统的探究,重点从教学环节的拓展、教学内容的挖掘和真实案例的引导角度制订教学改革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力量,促使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
以学生为中心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2-06-15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单一”“抬头率低”等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个环节入手,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将工程案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设计实施了从“工程问题”“理论知识”到“工程应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通过工程案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强调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