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外贸跟单实习平台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2-06-25
本研究介绍了外贸跟单实习平台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从平台模块组成、教学改革方法及应用效果3个方面分析了外贸跟单实习平台的价值。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纺织类进出口贸易教学软件,外贸跟单实习平台可在补充教学案例、加强实践教学及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教学资源,外贸跟单实习平台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可通过教学实践和软件优化来解决。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2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线上教学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设计任务及考评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缺乏教学互动与思政教育。论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融入“三全育人”理念,探索了高效课堂的线上教学途径,形成了多元化的考评标准,制定了教师指导能力的改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与思政育人效果,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新形势下化工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
对提升《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23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相对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而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或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比如反应活性、电活性、光活性、生物相容性等,是高分子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强大动力。《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实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的窗口,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基于OBE理念的《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好品德高素质创新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为目标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2-06-23
基于广东工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本文以培养好品德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利用新工科工程认证OBE理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化工工艺学》进行积极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出“理论知识多样化展示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实验技能创新竞赛、发表专业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产出为教改导向,
-
多学科交叉的“石油工程热工学”课程建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6-2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油田矿场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达成专业培养的目标,满足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国际化交流和专业认证评估要求,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大纲、编制教材讲义、设计教学实验、创新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思政、结合科创训练、增加习题作业、改革考核机制等10项举措初步建成了“石油工程热工学”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相关经验可为类似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及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2-06-20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学生覆盖面广,实操性强,并与其他专业课关联性较强。“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注重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也要合理设计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总结“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一些方法、案例及措施,借此对食品专业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培
-
食品工艺学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教育研究
来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2-06-20
当前,食品行业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校食品类专业必须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合理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当前高校食品工艺学课程设置与实践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课程中实验教学部分有待加强、学科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毕业时难以满足食品工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下,高校食品类专业食品工艺学
-
基于CDIO理念的食品工艺综合实习教学改革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2-06-20
食品工艺综合实习试验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综合类实践课程,把CDIO的先进教育模式和食品工艺综合实习的课程要求相融合,研究探讨在CDIO原则下的食品工艺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改革。食品工艺综合实习试验课程中加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一体化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进行根本转变,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的合作性、发散思维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
-
食品产品与开发课程教改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2-06-20
食品产品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突出的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多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动手能力的提升。针对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特点呈现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建议通过案例教学和工程实训的方式,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教学内容,并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效
-
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2-06-20
“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着产业、行业的进步与革新,同时也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国家战略的布局、产业技术的进步、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都推进机械类专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充分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智慧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流中数据的优势,以助力新型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