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位电离质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分析试验室 发布日期:2019-10-16
原位电离质谱技术能够在常压环境下直接分析各种食品样品,无需或仅需极少的食品制备,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快速分析方法。本文对原位电离质谱的离子化技术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从食品污染物检测、非法添加物筛查、食品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
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快速检测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发布日期:2019-09-25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快速检测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阪崎肠杆菌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对于6种标准菌株进行检测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检测人工模拟阪崎克罗诺杆菌污染的婴幼儿奶粉以确定方法的检出限,比较传统国标方法和Lamp方法的灵敏度;并对20份实际奶粉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确认Lamp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结果通过6种标准菌株检测比较,该方法能特异性检出阪崎克罗诺杆菌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09-25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易于操作、价格便宜等特点,我国目前普遍应用于基层监管。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增强了对餐饮环节现制现售产品及流通环节快销产品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能力,提高了监管和执法效率。但由于基层监管人员相关专业力量的不足,以及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基层监管人员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中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基层在用或拟采购快速检测产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为进一步
-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09-25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导致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主要采用国标法,传统检验方法虽然可操作性高,但检验流程耗时过长。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中摄入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的风险增大,如遇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传统检测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无法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本文概述了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09-15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食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但传统大型的、检测时间长的食品检测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这使得时间短、成本低的检测技术成为中国食品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快速检测技术将检验过程简单化、快速化,检测仪器上手容易、操作简单,
-
重大活动保障中快速检测食品及食品原料亚硝酸盐残留量现状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09-15
目的进一步预防重大活动保障中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管式快速检测试剂(化学比色法)及亚硝酸盐检测仪(分光光度法),根据GB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GB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对食品及食品原料中的亚硝酸盐进行测定。对2016~2018年张家口市各类重大活动保障中食品及食品原料亚硝酸盐残留量快速检测测定结果现状进
-
电化学对食品中维生素C的快速检测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 发布日期:2019-08-30
维生素C属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维生素C主要从食品中获取,这就使得对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测定维生素C含量电化学方法中所包含着的具体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电化学对食品中维生素C的快速检测的效果,阐述电化学方法应用的优点,总结其中的不足,以期为有效提升维生素C检测质量提供相关参考。
-
基于岗位现场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为例
来源: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8-03
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基于岗位现场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过程,并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该文结合该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情况,对基于岗位现场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
一种提高液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限的方法
来源: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19-07-20
目的:研究出一种可以富集液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限的样品处理方法,用于液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样品取样量、易起泡样品消泡方法的研究,离心时间的选择、微孔滤膜材质和孔径的选择、滤膜洗脱液的选择、洗脱方式的选择等,确定最佳样品富集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确定其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最佳技术路线为最大取样量500 mL,10 mL消
-
基于快速检测的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品质分析
来源:电池工业 发布日期:2019-06-25
杂质含量过多的氢气会引起车用氢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中毒,减少车用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为准确而快速检测出氢气气体杂质的含量,以实现对氢气品质的有效评价,本文使用离子分子反应质谱仪对国内车用氢气品质进行测试。先使用标准样品气体对离子分子反应质谱仪进行校准,来检验离子分子反应质谱仪测试氢气杂质含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然后用该离子分子反应质谱仪对4种氢气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氢气样品的氢气品质。实验结果发现,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