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侧流层析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发布日期:2018-11-30
近年来检测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备受关注,特别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准确的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新型核酸侧流层析传感器快速检测平台,包括基本原理、构建策略以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核酸侧流层析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发展。
-
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现场快速定性检测
来源:分析仪器 发布日期:2018-11-28
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对可能添加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食品,如腐竹、粉丝和竹笋进行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现场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原理为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分解出等物质的量的甲醛与二氧化硫,甲醛再与二氧化硫结合成羟甲基磺酸,再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避免了传统方法单一检测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分解出的甲醛或二氧化硫造成的假阳性率高的问题。该检测方法简单、快捷,能够满足现场快检的需要,检
-
食品安全领域核酸适配体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发布日期:2018-11-28
以SCIE文献、专利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数据源,分析了基于核酸适配技术的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力量分布及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核酸适配体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形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与基于抗体抗原反应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基于适配体的食品中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探明适配体与靶标相互作用机制,不断筛选高质量适配体,增强传感检测稳定性,开发现场快速的商业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发展趋势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11-25
本文系统介绍了快速、方便、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食源性病原菌、重金属、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装备。
-
浅谈如何提升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质量助力食品安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11-25
食品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具有简单易操作、快速高效等特点,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食品快速检测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提升食品快速检测质量助力食品安全进行探讨。
-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1-1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传统的食品检测技术已难以满足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对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
食品快速检测产品的评价与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1-15
本文建立了一套盲样检测的快速检测方法,对24种食品快速检测产品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检出率等指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3种产品检测结果准确率达到100%,8种产品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4种产品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3种产品准确率低。快速检测产品作为质量安全监管工具,在投入使用前,有必要对其检出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等参数进行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比较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8-11-06
[目的]通过对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加深了对标准的认识,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国标GB4789.4—2016、基于迪澳生物核酸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的致病菌快速检测系统、MICRO FAST沙门氏菌快速检测卡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和检出率。[结果]检测的63份食品样品中,用传统国标GB4789.4—2016方法检出2份阳性样品,检出率3.2
-
纳米金-罗丹明B协同作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概述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18-10-31
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是一种制备简单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光学性质。罗丹明B(rhodamine B,RB)是一种无毒的荧光染料,具备优异的水溶性、较高的消光系数和高的量子产率,二者在实验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研究发现,RB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GNPs的表面,该结合物会产生荧光和可见光信号的变化,且该信号强度随着待测靶标浓度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
-
食品快检技术与实验室检验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抽检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0-30
食品质量抽验是食品监管的重要手段,食品快检技术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食品检验技术是对食品常规检验的良好补充,有效地提升了食品质量抽检效能。本文探讨了质量抽验中快检技术对检验效率的提高,快检应用实践中的探索与尝试,为运用快检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验技术提升食品质量监管效能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