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三”原理比较简析——食品酿造微生态与人体消化道微生态规律性研究
来源:酿酒 发布日期:2016-01-20
食品酿造普遍存在着"固-液-气的相变、菌种到种群到群落的生态演替、物系-菌系-酶系的相互关联、好氧→微氧→厌氧的代谢过程、体系温度前缓→中挺→后缓落有序变化"等"五法则三层次"规律,人体消化道内的食品发酵也存在着相类似的规律性。同时,二者都通过优化选择性富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实现微生态体系的平衡,确保主要代谢产物的安全、健康、优质、高产、低耗和"宿主"的安全、健康。通过比较简析,促进对食品的
-
食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科学 发布日期:2016-01-15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这导致在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本文详细综述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的来源、产生机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其检测方法,为生产安全食品、降低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提供解决方案
-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01-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单一型转变为复杂型。不同的食品中含有迥异的营养元素,因此,摄入多种食品是人体健康成长的所需。但是,在各种食品入口时,微生物食品感染的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基于此,从食品微生物的概述出发,分析当下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内容及其检测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旨在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减少疾病危害。
-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16-01-05
分析了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原理,并详细探究了生物芯片的工作流程和在食品科学当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
预制调理食品中的常见微生物及其防控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6-01-04
预制调理食品是食品产业中快速增长的热点。由于预制调理食品经过简单处理即可直接食用,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杀菌不彻底或者贮藏流通过程中条件不完善,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本文分析了各类预制调理食品易污染的微生物,综述了相关病原微生物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预制调理食品病原微生物研究的方向。
-
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来源:生物技术世界 发布日期:2015-12-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的技术飞速发展,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技术在不断进步中。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的方式生产色素,不但能够缩短生产周期,还能够提高色素的产量和品质。所以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微生物发酵、微藻类养殖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展开论述,深入的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状况,希望能够对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研
-
食品微生物学的检验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5-11-15
由于食品中有大量的营养成分,所以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因此使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现阶段,这种食品污染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污染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尤其是现在社会中广泛出现的食物中毒问题,造成了大多数人们得了食源性疾病,毒物会导致集体正常的生理工程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集体中毒,甚至会导致身体死亡的可怕性毒物。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这种
-
微生物酵素食品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15-11-03
微生物酵素食品是以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发酵果品、蔬菜而成的一种富含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醋酸和少量乙醇等代谢产物的一种功能性液体或固体食品。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效、主要含有的微生物和酶以及生产发酵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我国酵素食品应用的广阔前景。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
来源:吉林农业 发布日期:2015-10-23
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难题和巨大挑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本文初步介绍了几种食品检测中微生物检验的新技术,希望为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
-
关于对抽检食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及完善标准的建议
来源:生物技术世界 发布日期:2015-10-15
目的:通过对近期抽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分析以及方法研究,为今后更好地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了大致思路。方法:对抽检食品微生物项目的检测结果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研究情况。结果:对现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提出个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