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策略研究
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发布日期:2024-09-25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动汽车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充电运营商充电桩利用率低以及大量无序充电导致的电网运行风险等。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策略,构建动态多目标数学模型,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能有效降低电动汽车用户的时间成本
-
TOC理论和Witness仿真在汽车产业链整合价值的应用
来源:价值工程 发布日期:2024-09-25
以某汽车产业链整合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约束理论(TOC)为基础,运用约束理论五步骤法对汽车产业链整合企业进行Witness仿真优化,明显提高了此汽车产业链整合企业的利润收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标。
-
电动乘用汽车建模与仿真分析
来源:汽车电器 发布日期:2024-09-20
文章以某电动乘用车为原型,对车辆进行解析后,在CRUISE中进行物理连接、信号连接、子模块参数输入,并搭建等效车辆模型,同时在NEDC工况、CLTC工况、0—100km/h全负荷加速、100km/h制动情况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验证车辆模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证明车辆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优化车辆性能提供试验依据。
-
纯电动汽车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研究与仿真
来源:河南工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9-15
为提升纯电动汽车行驶平顺性,以纯电动汽车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了车辆二自由度1/4半主动悬架模型,并通过滤波白噪声与路面等级相关参数相结合创建了基于有理函数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然后对半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予以设计,将设计的控制器与半主动悬架模型集成并完成仿真模型的搭建,最后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半主动悬与被动悬架以及标准PID控制的半
-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仿真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4-09-05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被动安全系统,如安全带、气囊等,虽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但其作用有限,且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主动干预车辆运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仿真,旨在通过MPC的实时优化能力,提升车辆在不同
-
基于ECMS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的策略研究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发布日期:2024-08-27
以某款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轻型卡车为目标车型,在保持动力性的前提下,构建了一种基于等效油耗最小策略的控制策略。基于AVL CRUSIE搭建整车模型,Matlab/Simulink搭建能量管理策略,为了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在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制定ECMS(Equivalent Consumption Minimum Strategy),在新欧洲城市工况(NEDC)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模型与策略的
-
汽车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特性及应用
来源:汽车电器 发布日期:2024-08-16
随着电连接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流等级不断提高,触点处温升过高的问题愈发严重,而接触电阻的成因往往不能被直观、科学地认识,其基本计算公式也存在着适用性低、可重复性差且自相矛盾的问题。目前多数在电接触领域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大多来源于仿真分析或模拟试验,缺乏对某一或某些电接触件针对性的摸底试验结果,使得所得结论难以支撑理论设计。文章首先讨论接触电阻的物理性能,举出几种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
-
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系统电磁阀特性仿真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8-15
为了定量分析电磁阀参数对其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基于电磁理论建立了电磁阀的数学模型,并使用仿真模型开展了仿真研究。模拟了电磁阀在恒电压驱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了驱动电压、初始气隙、弹簧预紧力和线圈匝数四个参数对电磁阀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电磁阀在不同参数下的位移变化曲线,从理论上确定了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与其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电磁阀的参数匹配及电控燃油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绳驱蛇形机械臂绳索容错可达空间分析
来源:机械传动 发布日期:2024-08-15
蛇形机械臂因其结构紧凑、运动灵活、具备在狭小空间和危险环境中的作业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和探索研究。基于绳驱蛇形机械臂机器人结构特征,用Denavit-Hartenberg(D-H)法建立运动学分析模型,并应用蒙特卡洛法对其进行了求解;通过Matlab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绳驱蛇形机械臂可达空间进行模拟仿真,确定了绳驱蛇形机械臂完好状态下和蛇形机械臂任意单根驱动绳索故障断裂情况下的可达空间范围。该研究不仅
-
燃料电池汽车氢瓶纵向双绑带固定正面碰撞仿真研究
来源:上海汽车 发布日期:2024-08-10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导入期已基本完成,燃料电池在我国客车、重卡、叉车等商用车领域已有大范围试点和应用,进入了产业化快速成长阶段。而轿车、SUV、MPV等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为保证客户安全,燃料电池乘用车各项法规正在持续研讨中,关于车载储氢系统的碰撞安全仅在讨论阶段,尚未正式发布。文章采用仿真软件,针对某国产燃料电池轿车氢瓶采用纵向双绑带固定方式的结构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