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底盘多系统协调控制研究
来源: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9-05-15
对汽车底盘的EPS、ASS和ABS进行协调控制研究,首先建立多体模型,研究控制器,分为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两种工况,对EPS、ASS和ABS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汽车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的均方根数值,以及刹车距离等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协调控制后,汽车制动距离减少,操纵稳定性提高,提高了汽车的综合性能。
-
试析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改进设计研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5-15
为了改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利用建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耦合模型,并通过相关的仿真分析,对消声器的插入损失等基本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对耦合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消声器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消声器噪音有所降低,这对汽车排气系统的消声器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VIVE的虚拟现实交互式机械臂仿真运动平台搭建
来源:现代计算机 发布日期:2019-05-15
利用VR技术,实现对机械臂的仿真操控,可以有效地便捷地获取机械臂的运动信息,从而了解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规划及生成、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中的运动边界条件。使用Unity3D引擎,搭建虚拟场景,通过IK计算解决机械臂的运动几何学问题,利用HTC VIVE设备实现在虚拟场景中对机械臂进行交互仿真操控,以实现对虚拟现实交互仿真平台的良好搭建。
-
基于QForm的轻量化汽车铝型材热挤压成形仿真
来源:热加工工艺 发布日期:2019-05-14
为了获得外形及性能较好的热挤压铝型材,建立了6061铝合金材料本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修正获得比较贴近材料真实特性的材料本构模型。把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QForm中,建立轻量化汽车铝型材热挤压成形仿真模型。分析了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对挤压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成形过程中,温度不均匀主要出现在型材复杂不对称结构处;随着挤压温度增加,挤压载荷逐渐减小;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加,挤压载荷逐渐增加
-
基于前景理论的中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反思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9-05-13
中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有效性和威慑力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质疑。基于前景理论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下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并通过仿真分析,求得了惩罚性赔偿系数的最佳范围,进而提出了富有弹性的、具有更多自由裁量空间的惩罚性赔偿金计算方式。此外,还给出了完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
基于Matlab的复合电源混合动力汽车建模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
来源: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9-05-10
在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设计的基础上,以锂离子电池组和超级电容为动力源,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转换装置,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仿真、电动机仿真以及整车仿真,并对整车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动力系统方案是可行的。
-
汽车线控制动与半主动悬架制动工况联合控制研究
来源:吉林大学 发布日期:2019-05-01
制动系统与悬架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随着现代汽车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电动化的方向发展,线控制动系统与半主动悬架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底盘电控的发展趋势。制动工况下,车辆纵向减速度变化会引起车身姿态的变化,进而影响乘坐舒适性,同时半主动悬架控制所带来的车轮动载荷变化则会影响轮胎抓地能力,进而也影响制动安全性。而线控制动与半主动悬架各自独立控制的简单叠加
-
醇氢动力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模拟仿真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4-30
目前国内外尚未针对专用于醇氢动力汽车的消声器作深入研究。因此论文基于GT-Power对某醇氢动力汽车的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从插入损失、传递损失以及降噪量三方面进行仿真研究。论文的研究对醇氢动力汽车排气消声器的选配和性能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意义。
-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及优化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19-04-30
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参数匹配是车辆节能设计的关键,关系到整车经济性与动力性的表现。为实现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与优化,以整车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要求为设计依据,实现对某纯电动汽车电机、电池、减速器的参数匹配。并运用人群搜索算法对汽车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在AVLCruise软件仿真中表现出较好的整车综合性能。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仿真
来源:汽车工程师 发布日期:2019-04-25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对电动汽车蓄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及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制动系统的力学模型,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理论,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模型与电动汽车实际制动情况比较吻合,能够有效用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