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业] [2018-08-03]
上半年由于对中美贸易战新变化以及金融去杠杆环境下信用风险事件爆发等因素的担忧,引发市场避险情绪,资金流向更倾向于现金流状况更优的板块,同时,伴随着 A 股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高ROE、强现金流、稳健增长等特征的公司更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并且本轮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的增长由需求端推动,因此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考虑到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估值水平,食品饮料行业仍然是2018 年下半年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的行业。
[食品制造业] [2018-08-03]
国内保健品行业前景广阔,海外企业掘金中国。跨境购蓬勃发展,海外保健品掘金中国。根据庶正康讯的统计,2017 年进口零售电商总市场规模达1113.4 亿元,同增49.61%,2013-2017 年复合增速107.72%,跨境购快速崛起。模式切换:代购为海外保健品兴起主要推手,但随着各海外保健品布局主动销售,跨境保税模式逐步成为主流。原因解析:相较国外市场,我国保健品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行业空间广阔。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8-03]
2018 年上半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快速下滑,主要是受紧信用环境下融资困难以及一季度PPP 清库影响。本文梳理了2004 年以来三次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与基建资金变动的关系,并通过测算2018 年基建资金的来源进而测算了基建投资的增速。我们认为随着PPP 合规性提升和紧信用环境的改善,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8-08-02]
用电量持续高速增长,环比增速势头略有放缓:根据中电联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再创新高,达到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5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环比来看,6月份用电量较5月份(11.4%)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二产、三产和居民用电增速分别环比降4.3、2.1和0.9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8-08-02]
6月用电需求延续前期快速增长,当月同比8.0%,但增幅较前2月有所回落,增速回落主要是基数分布所致,通常二季度末渐入旺季,用电需求呈现季末冲高走势,而今年由于4、5月淡季不淡导致呈现季末走低趋势。6月渐入迎峰度夏阶段,三产及居民用电需求延续今年以来的高增长势头。6月水电出力有所改善,受益需求较旺,火电利用小时当月仍提升17小时。2018年1-6月,动力煤均价662元/吨,较去年同期仍高出51元/吨。
[金融业] [2018-07-28]
在金融体系坚定“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强监管”兑现是 2017 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业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着眼于规范证券行业业务发展,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预期优质券商未来将持续获益于当前的监管格局。2017年以来,我国大幅放宽包括证券行业在内金融业市场准入,金融开放将加剧行业的竞争,但难以改变行业格局;资本市场是双向开放的,中资券商境外业务有望提速。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2017 年净利润的 CR5 和 CR10 分别是 35.29%和 53.79%,我们认为未来龙头券商可以凭借其具备的更为多元均衡的业务结构使得公司未来业绩表现更加平滑,券商业绩将持续分化。
[金融业] [2018-07-28]
18ary] 年上半年日均交易额 4679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二季度环比缩量明显;上半年平均每周新增投资者 26.50 万人,同比下滑 24%;上半年 IPO、再融资均放缓;债券发行规模略有回升,但难度依然较大;资本中介类业务增速放缓。预计 2018 年上半年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下滑 23%,业绩分化明显。预计中性条件下,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7%。估值底部,推荐大型券商,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8-07-28]
随着补贴政策调整,下半年高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不断放量;根据历史情况,新能源中游会在需求高峰前进行补库,三季度排产增加的同时,有望进行补库,从而拉动锂和钴的需求。钴的供给较为刚性,国内严查环保可能造成钴盐产量下降,供需缺口再次拉大,从而带动钴价上涨。锂资源逐步放量,根据西澳主要锂矿公司的公告情况,18 年西澳主要放量地区的几个主力矿山放量时间出现调整,实际产量可能低于此前预期,三季度补库需求可能同样带来锂价的反弹。
[金融业] [2018-07-28]
回顾上半年情况,银行业指数在 2 月 5 日达到高点后持续走低。年初至今累计收益来看,2 月 5 日达到 15%的正收益,板块估值达到 1.22 倍 PB(lf),此后持续走低且少有可操作的反弹波段。截至 6 月 29 日,中信银行业指数累计下跌超 15%,板块估值一路下行至 0.86 倍 PB(lf),接近历史最低值。
[医药制造业] [2018-07-28]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医药市场总量大,并具有较强的增长稳定性。从近年来医保收支变化来看,控费压力加大,医药市场长期增速放缓。从国家医保局设立、三明模式推广等系列医疗改革方向看,中国医药市场的结构调整将加速,趋势性变化将更趋显著:①辅助用药占比降低,治疗性用药占比提升。②一致性评价为进口替代创造条件,开启进程。市场结构调整将为创新药和优质的国产仿制药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