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9-16]
A 股 5 家上市公司合计收入 773 亿元,同比增长 29.9%,归属净利 52 亿元,同比增速 24.4%。其中 Q2 收入增速 27.5%,Q1 为 32.8%,利润端,Q2 增速 24%亦低于 Q1 的43%。2)18H1 行业件量增速达 27.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3.22pct,但仍保持较高景气。德邦、韵达、百世增速领跑行业,但百世增速明显下滑,顺丰因经济件与新业务拉动,增速显著提升。分季度看,行业 Q2 增速较 Q1 下降了 6pct,中通逆市提升明显;申通、圆通 6 至 7 月增速显著提升,与韵达增速差距缩小。
[教育] [2018-09-16]
教育产业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取决于教育回报率,根据中美两国长期数据的计量结果——教育回报率在长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因此教育产业得以穿越经济周期稳定增长。在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持谨慎悲观态度时,教育行业被认为是拉动内需的“新马车”。
[教育] [2018-09-16]
2018H1,20 家教育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教育业务收入 66.59 亿元,同比增长 23.29%,增速明显下降,主要系并表因素减弱,收入逐渐回归内生增长驱动。教育业务总营收占比达 51.47%(+7pct),业务纯度不断提高。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8-09-16]
周期行业受政策主导强,2018 年,国家着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其中环保与污染防治工作空前加强。受此影响,国内水泥行业的环保限产等力度加大,行业供给呈现收缩态势。限产等导致南部地区熟料价格升至高位,支撑水泥价格表现,三季度水泥产品价格表现依然强势,当前时点,步入淡旺季切换,水泥价格旺季中料仍有上涨空间。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9-16]
家电板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013.98 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上涨 17.08%,归母净利润 416.49 亿元,同比增长 23.26%,整体收入、净利润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毛利率同比下滑 0.7 个 pct 至23.96%,受益于期间费用率改善(同比下滑 1.02 个 pct),净利率同比上涨 0.26 个 pct至 7.42%,存货同比增长 10.15%,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有所改善,同比提升 6.6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8-09-16]
2012 年 5 月我们判断:1) 收入连续两年低迷规律。2)“需求冲击-供应适应性调节”规律。3)薪酬杠杆规律。4)2012 年开始计算机行业有机会。2018 年 5 月深度指出:1)预测 2018 年开始收入加速。2)预测 2018 开始薪酬成本压力降低。3)2018 年开始的计算机行业机会与 2013 年较类似,超过大众认为的偶然改善。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8-09-16]
受益于环保督察“回头看”促使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化工品 PPI 同比维持高位,化工行业在 2018 上半年景气延续,且 2 季度景气较 1 季度有所提升。上半年全部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分别为 22.11%和 51.78%,略好于我们之前的中报业绩前瞻。全行业的盈利能力实现稳定增长,上半年行业毛利率、净利率、扣非 ROE 分别达到 20.23%、7.91%、6.15%,同比分别提高 1.66、1.55、1.23 个百分点。全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存货占比、存货周转天数、经营性现金流同比等各项指标同比也继续改善。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8-09-16]
2018 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16.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2.33%,收入、利润均创下了近五年来新高,主要系工程/重型/煤炭机械等传统周期行业持续超预期复苏,营收大幅增长,同时伴随资产负债表逐步出清修复利润弹性不断释放。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8-09-16]
我们采用中信机械指数作为样本,机械行业 18Q1 和 18Q2 分别实现收入 2468.68和 3344.16 亿元,同比增长 18.42%和 19.19%;分别实现净利润 128.10和 205.13 亿元,同比增长 27.09%和 15.54%。其中,66%的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业绩增长,净利润增速大于 20%/50%/100%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47%/29%/19%。收入端 Q2 环比 Q1 增速提升,与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周期性子行业景气度相符,而利润增速不及收入的主要原因为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8-09-16]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明确,锂电设备将迎来大发展,目前国内高端市场仍主要被日韩企业占据,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此外,国内动力电池已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未来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拥有技术优势、获得大客户认证的设备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