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8-05-28]
嘉能可占全球钴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来自刚果金,而刚果金本身就占全球钴供应量的60%左右。嘉能可计划在2018年将Katanga和Mutanda两座铜钴矿的钴产量提升至3.6万吨,2019年增至5.9万吨。若嘉能可与DanGertler以及Gecamines法律诉讼继续发酵,将影响Katanga和Mutanda的运营生产与扩产,使短期内钴市场面临重大的短缺,在新能源汽车对钴需求的强力拉动下,钴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激发已在高位的钴价继续上涨。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8-05-28]
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增31%,同比增150%,整车销量持续向好,锂电材料库存不断消化,锂钴需求有望提升,价格继续看好;优质铜矿供应紧缺,铜价长期坚挺;铝部分企业开始检修,产量下滑但需求仍疲软,铝价震荡;铅锌产量短期下滑,但终端需求偏弱,价格震荡为主;印尼4月精炼锡出口量下滑,锡供给紧缩支撑锡价;美国4月CPI不及预期,美元下跌,金银微涨;钨精矿涨价,锗价回调。核心关注:锂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盛屯矿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威华股份),铜(紫金矿业),铝(云铝股份、中国铝业),铅锌(驰宏锌锗、兴业矿业),锡(锡业股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18-05-28]
热管理系统影响汽车安全/节能/舒适性。狭义汽车热管理是指对所有车载热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广义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空调系统。热管理在汽车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进排气系统及驾驶室空调暖风系统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除了空调系统外,还包括电池热管理、电机电控热管理及其他设备的冷却。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8-05-28]
汽车零部件板块估值微跌。4月底汽车零部件板块PE(TTM)、PB估值分别为25.0倍、2.5倍,同期3月分别为25.3倍、2.6倍,估值微跌。此外,4月底汽车不汽车零部件板块PE(TTM)、PB估值分别为18.8倍、2.1倍,同期2月分别为19.6倍、2.2倍。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18-05-27]
2017年汽车行业(所有样本公司)营收为2.49万亿,同比增长15.27%,净利润1280.16亿,同比增长5.12%,较2016年下降12pct。中国汽车工业当前从成长期逐步迈入成熟期,整体市场增速放缓,分化成为主旋律,汽车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的淘汰战,上市公司继续分化。重点关注1)整车企业的单车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如上汽集团;2)三季度将迎来一汽大众SUV全新车型上市,关注新周期下的一汽大众产业链,如星宇股份;3)零部件中具备产品升级趋势(ASP提升)的产品,如车灯、档位操纵器行业;4)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的相关标的,如中国汽研;5)面对新能源市场化竞争的优质企业。
[汽车制造业] [2018-05-27]
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减弱。2017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87万辆,同比增长3.04%。销量增速放缓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减弱。2017年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下滑至10.8%,利润增速下滑至5.7%。2018年一季度汽车销量仍然承压,汽车行业实现销量718.3万辆,同比增长2.8%,是近五年来一季度销量增速的最低点。2018年一季度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7.9%,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4.7%,销售利润率较2017年底下降约0.7个百分点,汽车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下降。
[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5-27]
对比各国千人保有量,汽车行业中世界500强公司数量,中国千人保有量低于全球水平,远低于美国日本,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潜力,世界五百强数量居前列,中国汽车行业营收规模优势明显,后续有望借助规模优势做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5-27]
2017年汽车行业(所有样本公司)营收为2.49万亿,同比增长15.27%,净利润1280.16亿,同比增长5.12%,较2016年下降12pct。中国汽车工业当前从成长期逐步迈入成熟期,整体市场增速放缓,分化成为主旋律,汽车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的淘汰战,上市公司继续分化。重点关注1)整车企业的单车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如上汽集团;2)三季度将迎来一汽大众SUV全新车型上市,关注新周期下的一汽大众产业链,如星宇股份;3)零部件中具备产品升级趋势(ASP提升)的产品,如车灯、档位操纵器行业;4)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的相关标的,如中国汽研;5)面对新能源市场化竞争的优质企业。
[汽车制造业] [2018-05-25]
中游数据持续环比大幅改善。据节能网数据,4 月份新能车共计8.67万辆,YOY147%,环比上升33%;电池装机量共计3.75GWh,YOY302%,环比提升80%。其中,1)乘用车4 月装机量2.28GWh,环比提升47%,得益于乘用车下游增长中枢切换,A0 级以上车型放量,EV 乘用车单车带电量提升至35KWh,环比提升17%。2)客车4 月装机量1.32GWh,环比提升194%,执行期将近,客车开始抢装起量。同时,专用车、高技术标准的客车将在执行期后获得更多补贴,执行期后不会明显断档,淡季不淡。
[汽车制造业] [2018-05-25]
我们看好新能源热管理行业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崛起,有望借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弯道超车。重点关注:银轮股份、中鼎股份、西泵股份、奥特佳、松芝股份、三花智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