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04]
近年来,各国不断加快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布局,产业变革之下,自动驾驶已然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也正在探索和完善自动驾驶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以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12月29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出台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以下简称《指南》),该文件的出台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南》提出,到2020年,能够初步建立支撑辅助驾驶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的颁布是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发挥技术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但是,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诸多问题仍未在法律层面上得到解决,例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事故责任问题等。本文拟从道路测试、自动驾驶地图测绘、保险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对我国自动驾驶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并简要介绍、分析国外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动态。
[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8-04]
我国目前已规划或建设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基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推进的测试及示范区,以北京市、上海市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为代表;另一类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自主建设的测试道路或示范区,长沙市即其中之一。本文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为研究对象,从测试区的建设情况、运营管理情况、技术增值发展情况三个方面对测试区进行了综合研究论述。未来,要立足湘江新区,面向全国,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放道路、智能驾驶长沙示范区为基础,根据产业平台型综合运营商的战略定位,以“平台运作”“创新驱动”“产业链协同”为经营核心,通过“横向拓展为主、纵向一体化为辅、分阶段逐级实施”的发展型战略,努力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21-08-04]
[汽车制造业] [2021-08-02]
[制造业] [2021-08-01]
从本篇报告开始,我们将以月度专题方式聚焦面向C 端的中国制造,从宏观策略总量到各细分行业进行全面月度跟踪。当前,国内制造整体处于高位,6 月出口、社销略超预期,下半年叠加原材料成本阶段性见顶,企业盈利有望逐渐恢复。继续关注成长制造以及当前性价比优且基本面有望逐渐环比改善的整车、大家电板块等。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01]
后面看,由于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速度超预期,有望早于2025 年实现20%的渗透率目标,这
意味着政策更多起到托底的作用,在汽车电动化的浪潮中,我们看到了汽车消费市场的重新洗牌,而除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消费电子或家电制造商纷纷入局,这些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而我国由于前期的产业链培育,中游产业实力较强,新能源产业链中长期有望复制“苹果产业链奇迹”。从竞争格局上来看,我们建议把握在下游需求高增的情况下,带来的中上游结构性短缺。方向上,我们建议寻找供给扩张短期内慢于需求扩张的方向,换言之要留意扩产周期较长或扩产具备壁垒的方向。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华友钴业、天赐材料、亿纬锂能、中科电气、雅化集团、蔚蓝锂芯、多氟多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8-01]
钠离子电池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近几年开始迎来产业布局,处于生命周期的导入阶段。在能源变革大时代下,钠离子电池在资源丰富度、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几年随着产业投入的加大,技术走向成熟、产业链逐步完善,有望在储能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对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成熟的储能技术形成一定的补充。推荐:宁德时代(正在开发钠离子电池的全球锂电龙头)、华阳股份(参股中科海钠)、欣旺达(已储备钠离子电池专利),建议关注:浙江医药(参股钠创新能源)。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8-01]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场和磁场会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电子元件工作时,电容等元器件形成电场,电感等元器件形成磁场,均会激发出电磁波,而无用的电磁波会与元器件自身或者其它电子元器件的电信号发生感应。电磁屏蔽膜对电磁波的屏蔽原理可分为反射衰减、吸收衰减两种,可以采用两种原理叠加或者同种原理多层膜叠加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屏蔽效能。
[汽车制造业] [2021-08-01]
北京时间7 月27 日,特斯拉发布2021Q2 业绩,单季实现总营收119.6 亿美元,同比+98.1%,环比+15.1%,其中汽车业务营
收102.1 亿美元,同比+97.1%,环比+13.4%;汽车业务毛利29.0亿美元,同比+120.1%,环比+21.6%;汽车业务毛利率28.4%,同比+3.0pct,环比+1.9pct。利润方面,2021Q2 GAAP 净利润11.4亿美元,同比+998.1%,环比+160.7%,non-GAAP 净利润16.2 亿美元,同比+258.3%,环比+53.6%。现金流方面,2021Q2 经营性净现金流21.2 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9.6 亿美元。
[汽车制造业] [2021-08-01]
本轮锂电设备产能紧张格局至少延续到明年,锂电设备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新签订单仍有进一步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锂电设备龙头率先受益龙头电池厂扩张。建议持续关注锂电设备龙头公司先导智能、杭可科技。2)二线设备品牌有望崛起。受益于本轮锂电设备订单外溢,二线品牌受益显著,业绩弹性更大。建议关注国内二线锂电设备优秀代表利元亨、联赢激光。3)受益于技术分化的锂电设备公司。随着叠片机和串联化成分容设备渗透率的提升,拥有新技术先发优势的企业直接受益。建议关注叠片机设备优秀代表科瑞技术,串联化成分容设备先行者中国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