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8-07]
2021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46.4GWh,同比+165%。分月度看,2021年上半年各月度同比增速均超过100%。2月份受去年疫情低基数影响,增速高达622%。
[汽车制造业] [2021-08-07]
投资建议:电动智能时代,自主品牌有望超越合资,永久性崛起,看好强势自主的价值重估! 电动智能时代的技术升级浪潮中,自主传统优势(需求洞察、执行力、市场营销)依然存在,同时短板(技术实力、品牌力)已逐步补足,并获得了新的领先优势(电动智能产业链、软件人力资源)。20-21 年自主崛起与历史不一样,后续有望持续向上,永久性崛起。其中的强势自主在份额提升的同时,将因整车商业模式以及产业链地位的变化而获得估值溢价。据此,我们看好电动智能技术布局领先,组织进化快以及执行力高,新车周期强的强势自主,推荐长城汽车(新车型+新技术+新管理三升周期),吉利汽车(港股团队覆盖,平台化赋能新车周期,极氪提升估值水平),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关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港股团队覆盖)、理想汽车、蔚来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1-08-07]
根据中汽协,新能源汽车21 年6 月批发销量25.6 万辆,同比增长139.3%,21 年H1 累计销量120.6 万辆,同比增长201.5%。乘用车方面,6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24.1 万辆,同比增长153.4%,其中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分别销售19.8 万辆和4.4 万辆,占比分别为81.9%和18.1%。6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15.4%,再创新高。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06]
近年来,在全国汽车产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吉林省汽车产业保持稳定发展。2020年,吉林省汽车产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一季度内产销短期停滞,资金链和供应链受阻,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还面临一系列中长期次生影响。但是吉林省采取多项措施助力汽车产业恢复,二季度开始产业运行基本回归正轨,而未来一段时间产业组织格局、区域竞争态势、生产方式被迫转变等一系列变化,也给吉林省汽车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未来吉林省汽车产业应抓住发展机遇,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完善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产品系列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自主品牌,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金融业] [2021-08-06]
本文专题介绍了第1车贷、优信金融、“弹个车”等中国汽车金融领域的公司及案例。
[金融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06]
本报告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分析了影响新能源销售模式变革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新能源销售模式变革的主要特征,并对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介绍了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变革的几个典型创新案例。
[汽车制造业] [2021-08-05]
(1)智能汽车时代,对经销商依赖降低。电动车几乎不需要保养,且很多问题可以通过OTA 或者去实体服务中心进行解决,对经销商的依赖大大降低。(2)直销模式需要产品款型少,而汽车作为消费品,需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相对于直销模式代理商模式可以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资产相对较轻、对运营管理要求较低。我们认为在智能汽车化时代,经销商与直销商模式将会并存。
[汽车制造业] [2021-08-05]
景气上行:需求旺盛+折扣收窄+库存低位,我们认为汽车周期持续上行,且受芯片影响本轮复苏周期有所延长,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进入补库存阶段。
核心因素:芯片短缺扰动+大宗价格上涨迎来边际改善。优质新车上市,将进一步优化供给,加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科技赋能:智能化是本轮自主崛起的胜负手。新势力重新构建国产零部件体系,华为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圈。
[汽车制造业] [2021-08-05]
理想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创新者,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较好的营销策略,仅凭单一车型实现了增程式电动车的商业成功,未来几年,随着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快速进行,将进入开支高增长期。未来理想纯电产品能否获得成功,持续融资是否顺利尚有待观察。但品牌塑造及产品定义能力是理想的优势。
[汽车制造业] [2021-08-05]
长城、长安、吉利、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发力智能电动化转型,终端渠道精耕细作,在2021 年下半年及2022 年均有新车上市,新一轮产品强势周期来临,持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