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2-01-18]
12月的社融存量增速同比为10.3%,完美印证我们去年年初对社融增速 位于10% -11%区间的判断。从增量来看,12 月社融增量为2.37 万亿元, 同比多增7224 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分项来看,12 月社融增量 主要来自政府债和企业债,分别同比多增4745 和2506 亿元。
[金融业] [2022-01-18]
2021 年12 月社融同比延续多增,其中债券融资仍是主要贡献,政府债券 和企业债券同比延续大幅多增。对于表内贷款而言,年底银行主动投放信 贷意愿较低,而将贷款后臵以保来年信贷“开年红”,加之1 年期LPR 利 率的调降而5 年期LPR 保持不变,导致在地产调控从紧基调略有缓和的背 景下,居民中长贷同比仍由多增转为少增;短贷和票据融资是企业部门融 资的主要贡献项,而企业中长贷同比延续少增,或反映企业的融资意愿依 旧较弱。12 月M2 增速反弹,社融增速连续2 个月回升,我们预计,在宽 松的货币和信用环境仍将延续的背景下,社融增速有望延续上行。
[金融业] [2022-01-18]
美东时间1 月12 日上午,美国发布12 月CPI 数据。12 月CPI 同比7.1%,前值 6.9%;环比0.5%,前值0.8%。12 月核心CPI 同比5.5%,前值5.0%;环比0.6%,前 值0.5%。通胀同比继续上行破7,再创新高。但数据落地后美股仍然上涨,至报告发 布,10 年期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开年以来,货币政策紧缩一直是困扰市场的核心风险 点,而高通胀是其底层逻辑。12 月通胀破7,但市场反馈温和,我们认为其中隐含了当 前市场对宏观风险定价的一些关键信息。
[金融业] [2022-01-18]
1 月12 日,央行公布2021 年12 月货币金融数据: 12 月,新增贷款1.13 万亿元、预期1.24 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 亿元;新增社融 2.37 万亿元、预期2.43 万亿元,同比多增7206 亿元,社融存量增速10.3%,较 上月回升0.2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速9%,较上月回升0.5 个百分点。
[金融业] [2022-01-18]
2022 年1 月12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1 年12 月份金融数据。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3 万亿元,预期1.24 万 亿元,前值1.27 万亿元;新增社融2.37 万亿元,预期2.43 万亿元,前值2.61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10.3%,前 值10.1%;M2 同比9.0%,前值8.5%;M1 同比3.5%,前值3.0%。
[金融业] [2022-01-18]
12 月社融同比小幅回升,但相对低于市场预期。首先,12 月仅有政府债,企 业债和股票融资同比明显高增。12 月政府债融资增量贡献了全年的最高值, 但政府债券全年发放量本质上有额度限制,意味着未来政府债增量难以持续维 持高增长。并且12 月企业债券融资虽然同比小幅回升,但是2020 年12 月由 于永煤违约的影响下,企业债券融资基数较低。但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仅回升 不到2000 亿。其次,12 月信托贷款大幅收缩。2021 年全年信托收缩了近2 万亿,当前信托贷款存量已经接近2013 年年中水准。信托贷款的收缩一方面 可能与近期监管进一步趋严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房地产市场趋冷有关。 12 月信贷数据质量仍明显较差,一方面体现在票据冲量的特性依然明显,票 据融资是唯一同比多增的贷款数据,另一方面体现在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 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量的双双下滑。
[金融业] [2022-01-18]
CPI 同比走低,主要受蔬菜、能源价格下降,猪价涨幅收窄,疫情反复拖累 出行等影响;此外,受价格传导和春节临近等影响,衣着、家电、家庭服务 价格环比升幅略高于季节性;经济景气总体改善企稳,核心CPI 环比小升, 需求端整体仍偏弱,核心CPI 同比仅持平前值。
[金融业] [2022-01-18]
1、信用债市场影响预判总结:能源结构转型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可分为以下 三类:1)短期中性,长期分化的版块:主要为传统行业,包括火电、煤炭、 钢铁、铝等;2)利空的版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如化工、建材等;3)利 好的版块:主要为新能源相关行业,如新能源电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 新能源相关金属(铜、银、锂、钴等)、新能源汽车等。2、碳达峰、碳中和 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其中“1”管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N”对各 行业、各领域做出具体指引。3、各行业“双碳”转型实施路径:传统行业长 期来看需求端和供给端均面临下降趋势,一部分向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生产 方式转型,一部分被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
[金融业] [2022-01-18]
12 月社融和信贷总量与预期接近。信贷中票据融资占比较高,但属意料之中。企业 中长贷少增幅度有所收窄,表明企业融资需求没有进一步转弱,12 月的票据转贴现 0 利率应是信贷考核压力增加所致。居民中长贷同比转负,我们认为是因为地产销售 下滑的滞后传导而非政策主动收紧。近几日票据转贴现利率回升至2021 年7 月以来 新高,预计2022 年1 月信贷投放“开门红”顺利,宽信用正在路上。
[金融业] [2022-01-18]
我国绿色金融制度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码。2020 年9 月我国“双碳”目标落地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彰显。2021 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制度不断完善,2021 年4 月,央行、发改委和证 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首次统一了绿 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2021 年6 月,央行发布《关 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的通知》,将绿色贷款升 级为绿色金融。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码支持绿色发展领域, 2021 年11 月,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当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 出再设立2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