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05-14]
队伍整体量稳质升,渠道转型走向正轨。1)个险逐渐企稳,队伍专业能力和产能逐步提升。截至1Q23,国寿总销售人力72.2 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66.2 万人,环比2022 年末基本持平,队伍规模企稳迹象明显;太保寿险核心人力规模企稳,核心人力占比同比提升,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核心人力月人均税前收入均同比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各大寿险公司个险渠道规模仍继续压缩,但整体幅度将逐步收敛。2)银保渠道持续发力,价值贡献不断提升。平安寿险银保1Q23 新业务价值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太保寿险聚焦芯银保转型,1Q23 新保期交保费规模29.06 亿元, 同比+399.1%。
[金融业] [2023-05-14]
3 月机构托管数据已公布,2023 年3 月,债券托管余额为142.52 万亿元,余额同比为7.8%,延续年初以来的回落态势。3 月,债券新增托管规模为11,767 亿元,环比下降3,459 亿元,同比少增3566 亿元。银行配置节奏或跟随利率债供给,配置力度回落,随着4-5 月信贷高位回落,预计二季度银行配置信用债需求有望增加。保险目前没有明显欠配,二季度配置强度季节性上强于一季度,对国债、地方政府债的偏好有望延续,对信用债配置需求或随着信用利差收窄趋于减弱。理财子负债端仍有恢复空间,公募基金债基小幅扩容,仓位较为极端,但5 月以来有所调整。如果市场不出现大幅波动及监管不发生突发变化,预计趋势得以延续,支持信用债的需求。
[金融业] [2023-05-12]
[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3-05-12]
[汽车制造业,金融业] [2023-05-12]
[金融业] [2023-05-12]
投资建议:估值水平与机构持仓双低,建议关注。2023 年以来市场行情回暖,自营业务同比大幅上涨,泛财富管理业务静待复苏。当前,证券板块估值及机构配置均处低位,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随着直接融资占比提升、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服务于居民共同富裕的财富管理长期趋势不改,证券公司机构化、国际化、头部化的发展下孕育配置机会。建议关注:一是财富管理业务上具有优势的券商,如东方证券(AH)、兴业证券(A)、东方财富 (A)等,二是机构化业务上具有优势尤其是具有非方向性资配能力的券商,如中信证券(AH)、中金公司(H)、国泰君安(AH)等。
[金融业] [2023-05-12]
业绩后周期回落。22A、23Q1,上市银行合计营收增速 0.7%、1.4%,PPOP增速-1.4%、-1.3%,归母净利润增速 7.5%、2.3%。营收和 PPOP增速自 22 年下半年起逐步放缓,23Q1 受重定价和非息走弱影响继续承压;受益于经济回暖及过去几年对资产质量的持续夯实,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减少,对利润增速形成支撑。子板块中,城商行营收景气度显著好于其他板块,利润维持两位数增速,主要是扩表幅度、拨备反哺力度大于其他板块,息差收窄影响相对较小。优质区域性银行表现继续领先。
[金融业] [2023-05-12]
四家江浙地区城商行营收增速仍保持较好水平,利润增速分化有所加剧。区域融 资有韧性,即使面临23Q1 大行在基建等领域投放的竞争,四家银行贷款增速 仍维持高位。22 年下半年个贷投放贡献度明显提升,支撑净息差保持相对稳定, 23Q1 个贷投放差异明显,或对净息差走势带来影响。资产质量延续优异,重点 关注个人消费贷资产质量的改善进度。我们仍看好优质区域城商行,特别是在出 口超预期好转、消费复苏持续进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的背景下,建议关 注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等。
[金融业] [2023-05-12]
截至2023 年4 月末,公募基金存量规模26.45 万亿元,环比增速为1.61%。 分类型看,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63%,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降低 0.81%,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降低1.73%,货币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 4.77%,QDII 基金规模环比增长8.0%,FOF 基金规模环比降低4.60%, REITs 型基金规模环比降低0.14%。存量结构看,货币基金规模为10.95 万亿元,占比41.40%;股票、混合、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为2.36、4.80 和7.69 万亿元,占比分别为8.94%、18.16%和29.08%。
[金融业] [2023-05-12]
恒生指数4 月收报19,895 点,较前月收盘跌506 点或-2.5%;恒生科指收报3,902 点,月跌 9.3%;恒生国企指数收报6,702 点,月跌3.8%。申万港股证券II 板块中,受一季报“开门红” 影响,整体板块平均上涨4.9%,仅中信证券(6030.HK)、国联证券(1456.HK)和恒投证券 (1476.HK)未录得升幅,华泰证券(6866.HK)以月涨幅12.8%为升势第一,五家在港中资券 商(非银行系)均录得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