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05-16]
IPO 融资规模:本期上市新股5 家,总募集资金43.59 亿元(上期上市新股11 家,总募集资金138.06 亿元)。沪股通与深股通:本期沪股通资金为净流出、深股通资金为净流出。本期沪股通净流出26.59 亿元(上期净流入48.99 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39.16 亿元(上期净流出45.61 亿元);合计净流出65.75 亿元(上期合计净流入3.38 亿元)。产业资本增减持:本期二级市场净减持63.93 亿元(上期净减持43.63 亿元)。
[金融业] [2023-05-16]
2022 年,我国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仍较高;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小幅回升,同时得益于乘用车市场表现较好叠加非车险业务较快增长,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较快;规则Ⅱ的实施及资本市场行情走低等因素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带来较大影响;上市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出现一定分化,整体投资收益水平承压。展望未来,人身险行业将持续优化转型,车险业务发展趋稳,非车险业务收入占比或将持续提升;2023 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仍较多,需关注险企未来投资收益实现情况;规则Ⅱ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保险公司资本质量,但其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及资本补充压力等带来的影响仍需保持关注。此外,IFRS17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盈利透明性、增强与国际同行对标及跨行业企业可比性,促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整体看,我国保险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金融业] [2023-05-16]
2023 年4 月经济维持复苏势头,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基本平稳,资金面尚可,金融市场剩余流动性整体减少。央行方面,下半月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对冲缴税扰动,全月逆回购、MLF、央票、国库定存合计净回笼5430 亿元,整体操作继续保持平稳。信用债一级发行利率整体下行,利差持续收缩。前期部分网红区域舆情压力有所减缓,但区域经济基本面并未得到本质改善。政策上看,无论是4 月28 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企业债正式安排过渡由发改委的项目主导未来可能转向交易所以债务率为重点考量,以及中基协针对私募产品债券投资相关规定,体现出监管格局逐渐统一后政策的协同性得到加强、步调更为一致,同时针对信用风险监管继续保持强监管的势头未有减弱。弱资质地区、尾部城投再融资压力预计未来有所增大,应谨慎介入,建议继续坚持久期策略。
[金融业] [2023-05-16]
5 月议息会议美联储符合预期地加息25bps,议息会议声明中删去“一些额外的紧缩政策是适当的”释放加息停止信号,我们认为高利率背景下,美国银行业动荡将在更长期内持续,未来信贷紧缩或超预期。若未来通胀下行符合预期,预计6 月及此后美联储将不再加息,且存在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当前市场对于降息预期price in 过多,未来需警惕美债利率的回调风险。
[金融业] [2023-05-15]
[金融业] [2023-05-14]
4 月资产荒行情下,需求端明显放量,信用债收益率及信用利差持续下行,同时超长债行情出现,债市整体走强。4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弱复苏周期下债市策略仍需以防守为主。会议还指出,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控增量、化存量主线延续,地方化债工作将持续推进,城投监管对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仍有一定影响。考虑到当前短端利差保护偏薄,建议高等级拉久期,同时可挖掘3Y AA(2)级城投债收益。
[金融业] [2023-05-14]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年度跌幅分别为15%、27%。恒指10月曾触及13年最低水平,而恒生科技指数也一度创下了近5年的新低。交投活跃度下降,日均交易额下滑26%,拖累券商经纪业务及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表现。2022年香港IPO市场低迷,并到接近年底气氛才有好转。港股完成90宗新股上市且仅3支新股募资额超百亿,募资数量同比降7%;IPO募资额达港币1,034亿元,同比减少68%。股权承销规模下降拖累投行收入表现。
[金融业] [2023-05-14]
资产扩张受阻,ROE 同比下降。总资产为11.06 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较2021 年末分别增加4.44%、8.56%,规模保持增长,但扩张速度明显回落。行业财务杠杆倍数3.29(上年末为3.38),近五年来首次下滑。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949.73 亿元,1423.01 亿元,同比减少21.38%和25.54%,业绩增速大幅下滑。平均ROE 为5.31%,同比下降2.53pct,ROA 为1.61%,同比下降0.70pct。43 家上市券商仅2 净利润同比增加。
[金融业] [2023-05-14]
近期债市快速走牛,而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理财直接从债市走牛中收益。而相应的,理财净值的上升也增加了理财规模,进一步推升了债市走强。理财扩张的速度及资产配置的方向对判断债市走向有重要作用。4 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估计27.37 万亿,较3 月增加1.34 万亿,主要是每日开放型产品和封闭式产品规模增加,固定期限定开产品存续规模有所下降。
[金融业] [2023-05-14]
4 月,申万银行录得涨跌幅4.18%,跑赢上证指数2.64 pct.,跑赢沪深300 指数4.72 pct.,月涨跌幅在申万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 位。板块估值上行。截至4 月28 日,银行板块整体市盈率(历史TTM)4.87X,较上月末上升 0.27X,相比A 股估值折价73.35%;板块整体市净率0.54X,较上月末略升0.03X,相比A 股估值折价69.01%。同比来看,所有期限理财预期收益率均下降,其中1 个月、2 周期收益率降幅最大,分别下降67BP、5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