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在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下,江汉运河作为湖北“两圈两带”战略发展的中脊线和连接轴,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备受关注。本文运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对江汉运河航运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湖北省“水运强省”的目标提供助力,同时促进内河航运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是港口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完善天津港以公路、铁路为主体的陆路集疏运系统,提供通达腹地、能力充分、便捷高效、衔接顺畅的交通服务。本文采用“问题导向、规划引领”的方法,首先从集疏运方式分担和集疏运通道建设两方面梳理了天津港目前的陆路集疏运体系现状,分析了存在集疏运交通不畅和港城交通矛盾的问题和成因;然后根据天津港规划的功能布局和未来的交通需求,结合鹿特丹港、深圳盐田港等国内外先进港口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拟定了天津港陆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最后从硬件设施改善方面提出了公路、铁路集疏运系统完善方案,重点是进出港衔接道路、港口对外通道等层面的网络设施建设任务,并且从软环境优化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的对策和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口岸通关模式的优化对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与资源集约利用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陆路口岸、通关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口岸通关模式的现状;以拱北口岸—澳门关闸与深圳湾口岸为实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其通关时间效率。结论是:“一地两检”通关模式在通关效率与资源集约方面明显优于“两地两检”,珠江三角洲地区陆路口岸在政策支持条件下,最适宜采用“一地两检—单边验放”的通关模式。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常州在生态绿城实施规划中确立了6大工程建设体系,其中生态绿道网络是形成生态绿城空间格局的骨架。常州市快速路系统(高架环)是城市对内对外交通联系的重要途径,环高架生态绿道的建设也成为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基于高架沿线生态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环高架生态绿道规划确立了构筑特色空间展示环和生态慢行文化环的目标定位;结合高架路两侧植被选择配置和绿化建设情况,对沿线生态绿道建设进行分类引导;并对环高架生态绿道与主要道路、河流的不同类型交叉口采取不同的处理引导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系统建设引导、示范段打造和堵点处理等措施来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建设进度。目前已基本建成具有常州地方特色、方便市民通勤游憩的环高架绿色交通环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通过泛亚铁路西通道的再认识和通道再选择研究,提出西通道为孟中印缅通道的主通道,并分别形成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和经瑞丽口岸2条可行通路。通过对2条通路在路网规划、技术标准、运输组织及能力、运输效率效益、工程建设风险及工期等方面研究,得出东通路祥云(大理)—临沧—清水河口岸—缅甸腊戌通路为泛亚铁路西通道主通道的结论,并建议将临沧—清水河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结合铁路行业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着重阐明加强我国铁路企业对外宣传能力的意义,从企业国际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企业对外宣传存在先天缺陷、国内舆论环境升温带来不利影响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铁路企业对外宣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提升技术实力、增强品牌发展意识、做好公共关系管理、培养目标国铁路人才等方面,提出增强铁路企业对外宣传能力的策略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国际铁路联盟(UIC)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铁路组织,在2012年组建其标准化平台(SP),积极推动UIC国际标准工作并致力于实施国际铁路标准(IRS)。对UIC国际标准工作基本情况、IRS国际铁路标准、UIC标准化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我国铁路利用UIC平台开展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其核心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同年年底,《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率先发布,为天津、河北的港口合作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宁波舟山港口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宁波国际深水枢纽港和远洋干线港的功能,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合作与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3-13]
在经济新常态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民航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航空公司应积极进行战略调整,打造核心竞争力,开创新生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