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471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701.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管胞力学性质的遗传变异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对4个12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进行了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均值分别为11.44 GPa、616.59 MPa和6.54%,相应的变异系数为26.97%、26.26%和23.17%.方差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0.01水平),拉伸强度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株内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年轮间差异显著.对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单根管胞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重复力分别是0.79和0.57,属于中度到强度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及材性遗传改良潜力较大.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管胞力学;重复力
  • 4702.油桐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编码基因VfBCC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油桐;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4703.基于岭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估测森林可燃物负荷量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与其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森林可燃物负荷量估测模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M3、TM(4 ×3)/7、TM4/3、海拔等10个影响可燃物负荷量估测的主要因子,利用岭回归方法可以克服变量间由于存在复共线性关系对求解待定参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岭回归和岭回归与神经网络组合估测模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7.6%和11.7%,2种方法可用于实现特定林场尺度森林可燃物负荷量的定量估测,其中组合模型效果较好.
    关键词:可燃物负荷量;遥感;岭回归分析;GIS;人工神经网络
  • 4704.共轭二烯性信息素在2种载体上的释放速率和异构化效果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为了开发释放速率稳定、持效期长的仿生诱芯,有必要评价性信息素成分在2种最常用的释放载体(聚乙烯管和复合橡胶)上的释放速率和异构化效果.本研究在风洞条件下采用吸附剂PorapakQ收集6种共轭二烯性信息素成分在2种载体上不同时间的释放量,正己烷洗脱后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发现6种性信息素成分在聚乙烯管载体上初始释放速率较低,从第16天开始迅速上升,在第29~43天内达到最大释放值,随后释放速率逐步降低到低释放状态.6种性信息素成分在复合橡胶载体上从点样起释放速率最高,15天后显著下降,第29天后释放速率一直处于较低的释放水平.在聚乙烯管载体上E5,Z7构型的十二碳二烯醛、醇和乙酸酯的释放速率大于相应的Z5,E7构型的释放速率,且醛和醇类性信息素释放速率大于酯类的释放速率.释放高峰期内聚乙烯管载体上性信息素成分(除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外)的释放速率高于复合橡胶载体上的释放速率,差异显著.复合橡胶载体上的性信息素残留量显著大于聚乙烯管载体;2种释放载体对共轭二烯性信息素成分的异构化率也有显著差异.性信息素成分在2种载体上的比例变化可解释松毛虫林间诱蛾效果的差异.最后,对聚乙烯管载体和复合橡胶载体上性信息素成分的释放速率和异构化效果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性信息素;异构化;释放速率;聚乙烯管载体;复合橡胶载体
  • 4705.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Pielou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10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
    关键词:栎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火干扰;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 4706.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及其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对2,3龄幼虫毒性最强,说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龄期差异.该药剂对2,4,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O -脱甲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诱导、抑制作用;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对这些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舞毒蛾4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血淋巴、中肠及表皮组织中均发现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其中处理12h和24 h时,对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蛋白质影响比较明显,48 h后,对表皮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较为显著.甲氧虫酰肼作为非甾醇类蜕皮激素竞争物中的新型化合物,能干扰舞毒蛾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诱导血淋巴、中肠和表皮组织中产生特异蛋白,从而影响舞毒蛾正常的生理代谢,起到毒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舞毒蛾.
    关键词:甲氧虫酰肼;舞毒蛾;解毒酶;蛋白质
  • 4707.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代谢物质
  • 4708.秋季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人工梭梭林水分来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2009年秋季(9月份)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绿洲-荒漠过渡带,选择栽植2,5,10,20和30年的人工梭梭林,测定20,30,50,100,150和200 cm土深的土壤含水量,应用稳定氧同位素方法研究人工梭梭林的水分来源.结果表明:梭梭林20 ~ 3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150~ 200 cm土层;土壤浅层的水分来自夏末和秋初的自然降雨;随林龄增加,梭梭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逐渐增加,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逐渐降低;2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100,20,30,50和200 cm土壤水分,5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150,100和30 cm土壤水分,1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150,30和20 cm土壤水分,2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200和150 cm土壤水分,而30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50,100,150,200,30和20 cm土壤水分;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随着林龄增加,梭梭对降雨补充的土壤浅层水分的利用能力降低,而对土壤深层水分与地下水的利用又不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需要,这可能是导致人工梭梭林大面积退化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稳定氧同位素;土壤含水量;人工梭梭林
  • 4709.基于高光谱微分指数的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反演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以及各级病情梯度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将冠层光谱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7的高光谱微分指数构建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冠层光谱一阶微分值在431~485 nm,549 ~ 616 nm和700~754 nm 3个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以微分指数SDy,SDr,SDg/SDb,(SDg-SDb)/(SDg+SDb)和(SDr-SDy)/(SDr+SDy)为变量反演病情指数的最佳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均方根差在0.094 ~0.119之间.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微分指数估测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精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光谱;微分指数;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反演模型
  • 4710.竹材横向断裂的物理模型与能量吸收机制:基本组织开裂与界面脱粘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竹材在横弯断裂过程中基本组织开裂与界面脱粘这2种损伤模式的能量吸收机制,并推导得到这2种损伤模式的应变能释放率解析式,以及含垂直纹理裂纹的竹试件在承受弯曲载荷时、横向裂纹转向顺纹启裂时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解析式.
    关键词:竹材;横纹断裂;断裂损伤模型;能量吸收机制
首页  上一页  ...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