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474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731.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亲本家系选择增益估算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0.731、0.080~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关键词: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子代测定;最佳线性预测;遗传增益
  • 4732.濒危植物翠柏个体生长特性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濒危植物翠柏为柏科高大珍贵用材树种,通过对翠柏主要分布区墨江、昌宁翠柏植株树干解析,研究了两地翠柏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翠柏在20年前生长缓慢,20—60年进入快速生长期,70年以后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量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2)翠柏幼苗期具有耐荫性和长大后有喜光特性,墨江地区翠柏生长好于昌宁地区,其生长表现与两地自然条件相符合;(3)针对翠柏特点,提出幼苗时搭建荫棚,幼树时期进行疏伐,数量成熟时期进行间伐或疏伐等促进生长经营措施,为翠柏资源培育与保护奠定基础.
    关键词:翠柏;滇西南;生长动态;生长量
  • 4733.多杀菌素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森林害虫舞毒蛾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及致死中量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24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249 mg·L-1(3龄)和0.2269 mg·L-1(5龄);致死中量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碱性磷酸酯酶(ALP)大体上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而对酸性磷酸酯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LC10和LC50剂量的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幼虫成活率及化蛹率(P<0.05).多杀菌素对舞毒蛾有较强杀虫活性,能够有效影响舞毒蛾的生化指标,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可以作为防治舞毒蛾的安全有效药剂.
    关键词:多杀菌素;舞毒蛾;解毒酶
  • 4734.过量表达LAR3和Bbchit1以提高毛白杨对叶枯病的抗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多种抗病基因共同转入毛白杨中以提高其抗性,从而获得毛白杨抗病新品种是目前解决杨树真菌病害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二次遗传转化,将来源于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转入过量表达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AR3转基因毛白杨中,实时定量PCR显示Bbchit1与LAR3均能有效表达,离体抗病试验显示Bbchit1+LAR3共表达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对杨树叶枯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将叶枯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毛白杨叶片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感病面积均低于非转基因植株且Bbchit1+LAR3共表达转基因株系抗病效果更明显.上述抗病试验结果表明:LAR3和Bbchit1在杨树中共表达可提高其对叶枯病的抗性.
    关键词:LAR3;Bbchit1;二次遗传转化;毛白杨;杨树叶枯病
  • 4735.燕山山脉西伯利亚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西伯利亚杏分布的核心区域燕山山脉地区的17个群体为材料,利用9对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在533个个体扩增得到203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2.556个.分析表明燕山山脉西伯利亚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5.714,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期望杂合度(He)为0.788.根据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为北京八达岭,其次为平泉榆树林子,而最低的群体为崇礼驿马图.群体间总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5,总的基因流Nm为3.836.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燕山山脉地区西伯利亚杏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95.62%).Mantel检验发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著相关性(r=0.589 4,P<0.000 1).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地理距离接近的群体聚在一起,进一步验证了Mantel检验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西伯利亚杏的种质收集策略.研究结果为西伯利亚杏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西伯利亚杏;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
  • 473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行为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使用2005和2010年江西省集体林区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决策的影响,运用FE和RE研究林改对木材和竹材采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显著增加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其中林下资源的使用权可以延迟农户对木材的采伐,农户倾向于在产权明确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同时家庭经营林业的方式不利于木材供给的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建议在勘界发证的工作中应首先确保用材林地,提倡以林地流转的方式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
    关键词:林权;家庭经营;林权证;采伐决策
  • 4737.不同林分类型油松毛虫COI基因变异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油松毛虫;COI基因;遗传分化;林分类型
  • 4738.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防治栗山天牛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栗山天牛;花绒寄甲;生物防治
  • 4739.竹材横向断裂的物理模型与能量吸收机制:纤维束的断裂与抽拔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竹材在横弯断裂过程中竹纤维束断裂与抽拔这2种损伤模式的能量吸收机制,并实际计算基本组织开裂、界面分层、竹纤维束断裂、竹纤维束抽拔4种损伤模式对竹材横弯断裂的增韧贡献.结果表明:1)不同组织结构在损伤演化过程中会因不同的能耗而具有不同的增韧贡献,在这4种导致竹材优良强韧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中,单位面积上纤维束拔出功对断裂功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纤维束断裂;2)通过对试件的断裂总耗能试验值与按照4种损伤模型计算的耗能理论值进行比较,二者结果很接近,表明本文对竹材不同组织结构在横弯失效中的力学功能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基本正确.
    关键词:竹材;横纹断裂;断裂损伤模型;能量吸收机制
  • 4740.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中乙烯和多胺作用的研究进展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体细胞胚胎发生作为细胞全能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在植物的遗传改良和产业化快速繁殖等方面有着重大实践意义,也是开展植物发育生物学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综述多胺和乙烯在植物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多胺和乙烯的合成分解代谢过程、体细胞胚胎发育在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规律及基因调控机制以及建立植物高效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细胞胚胎发生;多胺;乙烯
首页  上一页  ...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