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470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691.干热河谷4种固氮植物根瘤固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氮是除水分之外影响干热河谷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是该地区氮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干热河谷不同季节燥红土和变性土林地中大叶相思、新银合欢、木豆和山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NAs).结果表明:新银合欢(16.25 μmol · g-1·h-1)和大叶相思(15.85 μmol·g-1·h-1)根瘤NAs显著(P<0.001)高于山合欢(9.60 μmol·g-1·h-1)和木豆(9.42 μmol·g-1·h-1).雨季根瘤NAs显著高于旱季,约为旱季的2.3倍.燥红土样地上植物根瘤NAs是变性土样地的1.3~1.6倍.研究揭示:除植被类型外,干热河谷植物根瘤NAs主要受土壤类型、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受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固氮酶活性;根瘤;土壤类型;季节动态;干热河谷
  • 4692.基于计数模型方法的林分枯损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利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林分连续观测数据,分别利用Poisson回归模型、负二项模型、零膨胀模型和Hurdle模型拟合林木枯损株数,并通过AIC值以及Vuong检验对这些模型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Poisson回归模型不适用于模拟林木枯损株数,负二项回归模型相对于Poisson回归模型比较适用;但是对于零枯损过多的数据,这2类模型拟合效果较差.零膨胀模型和Hurdle模型对这类数据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其中,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和Hurdle-NB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其他几种模型,且Hurdle-NB模型略好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
    关键词:林分枯损;Poisson回归模型;负二项模型;零膨胀模型;Hurdle模型
  • 4693.光质对云南红豆杉生长及紫杉烷含量影响的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将2年生云南红豆杉置于用滤光膜营造白光、黄光、红光和蓝光4种光环境中栽培1 a.栽培期间,测定光合作用,试验期末取样测定植株大小、枝叶特性、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等,以揭示不同光质对云南红豆杉形态、光合作用和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能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抑制叶生长,增加第一级枝枝条总数,促进株高生长,提高茎和植株生物量;黄光使Pmax、AQY降低、使LCP和LSP提高,抑制叶生长,提高茎、叶和植株总生物量;蓝光降低Pmax、AQY,提高LSP、LCP、Rd,抑制叶和地径的生长,促进高的生长.不同光质处理下,根、茎、叶中紫杉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对叶中巴卡亭Ⅲ,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和7-差向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红光显著抑制叶中巴卡亭Ⅲ合成和积累,提高根中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黄光显著提高了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蓝光显著提高根中紫杉醇的含量,但降低叶中巴卡亭Ⅲ的含量.
    关键词:光质;云南红豆杉;生长;光合作用;紫杉烷
  • 4694.指数施肥对山桃稠李播种苗生物量及养分动态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采用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和2倍指数施肥(DEF)3种施肥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施N肥处理对山桃稠李1年生播种苗生物量和养分(N,P,K)含量动态及养分承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结束后,EF和DEF处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7.00 g和35.60 g,比CF处理(27.10 g)分别增加36.5%和31.3% (P <0.05);2)苗木生长高峰期第9~11周,EF和DEF处理单株苗木N含量增量分别为0.28 mg和0.17 mg,均高于CF处理(0.03 mg)(P<0.05);3)EF和DEF处理均提高了播种苗体内N养分承载,生长季结束时,单株苗木N含量分别为0.69g和0.73 g,均显著高于CF处理(单株0.44 g)(P<0.05);4) EF,DEF处理促进了苗木对P,K吸收,生长季中P,K的吸收速率顺序均为DEF> EF> CF.生长季结束时,EF和DEF处理P质量分数较CF处理分别高28.4%和9.0%;2种指数施肥处理K质量分数较CF处理高12.5%和19.9%.采用指数施肥有效促进山桃稠李播种苗生长,可改善苗木营养状态,同时苗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效果较佳.
    关键词:山桃稠李;指数施肥;生物量;N养分承载
  • 4695.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带状间伐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带状间伐;辽东山区
  • 4696.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l+b2DINC+ b3DINC2+b4DBH· 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拟合枝条基径模型时,b1、b2、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为了矫正混合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加入到枝条基径混合模型中.指数函数显著提高了枝条基径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且消除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模拟表明:对于大小相同树木,枝条基径随着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大小不同的树木,枝条基径随着胸径(DBH)的增加而增大.林木的胸径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枝条基径的变化.在不知道详细林分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树木变量合理地预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枝条基径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枝条基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线性混合模型;落叶松
  • 4697.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l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西南桦;人工林;优树;优势木;选择标准
  • 4698.一种新型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的制备与性能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竹纤维生物膜载体.载体比表面积达5393m2·m-3,亲水性能良好,30min后基本浸湿完全.研究了竹纤维生物膜载体在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挂膜性能,结果表明:载体挂膜速率快,7天后载体表面即出现大量黏性黄褐色生物膜,第12天基本完成挂膜,膜厚达3~5mm.生物相观察表明:以固着型纤毛虫为主的后生动物数量较稳定,生物膜趋于成熟.载体生物膜耐水力剪切冲击能力和恢复能力强,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在80%以上.
    关键词:竹纤维;生物膜载体;挂膜
  • 4699.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毒蛾;环茸毒蛾;油茶;生物学特性
  • 4700.逆境胁迫下柽柳脂质转运蛋白基因(ThLTP)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从以刚毛柽柳为材料构建的NaCl胁迫的根cDNA文库中测序得到1条LTP基因序列,其全长为635 bp、编码116个氨基酸,命名为ThLTP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对0.2 mol·L-1 NaC1、150 μmol·L-1CdCl2 、20%(W/V)PEG6000、100 μmol·L-1 ABA及4℃下ThLTP基因在柽柳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hLTP基因除了在4℃条件下根组织中为下调表达外,在其它处理中均表现为上调表达.将ThLTP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对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32a-LTP)的抗旱耐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8%(W/V)NaC1和20%(W/V)PEG6000条件下,对照菌E.coli BI21(pET32a)无对数生长期,而重组菌E.colii BL21(pET32a-LTP)经过3h的延迟生长后,进入到对数增长期,表明ThLTP可受盐、碱、低温诱导并能提高重组菌的抗旱耐盐能力.
    关键词:刚毛柽柳;脂质转移蛋白;抗旱耐盐性;表达分析
首页  上一页  ...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