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
作者:朱学灵;刘晓静;吴明作;叶永忠;崔向慧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宝天曼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内乡474350;河南宝天曼科研监测中心 内乡474350;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450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加工时间:2014-03-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
关键词:栎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火干扰;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摘 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Pielou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10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