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1.不同生境黄檗AM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3个不同生境黄檗菌根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分析黄檗根系AM真菌侵染情况;利用PCR-DGGE技术并结合DGGE图谱分析、D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黄檗菌根AM真菌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揭示不同生境黄檗AM真菌菌群动态变化规律,为黄檗菌根功能菌群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生境黄檗根系与AM真菌均能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并且侵染率、DGGE图谱条带丰度和优势度存在差异.城市人工林地区菌根的侵染率、丰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和天然原始林,且天然原始林地区菌根各项检测指标最低.DGGE条带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全部序列可分为4类菌群,即球囊霉属、盾孢囊霉属、多孢囊霉属和肉盘菌科.城市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天然原始林黄檗根系样品中最具优势的AM真菌均为Glomus属.
关键词:黄檗;AM真菌;PCR-DGGE;菌群结构;多样性
-
4722.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通过对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持水能力及渗透性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南坡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持水性能和渗透能力.结果表明,六盘山典型植被的最大贮水能力486.5~604.8 mm,有效贮水能力61.0~292.1 mm,砾石体积含量的大小是影响土壤有效贮水能力的关键因素.典型植被土壤表层(0~10 cm)的初始入渗速率4.00~24.99 mm·min -1,稳定渗透速率1.18~15.17mm ·min-1.利用Kostiakov方程、Horton方程和Philip方程模拟了土壤渗透过程,表明Horton方程是较好的模拟形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水分渗透起到关键作用,而砾石含量是通过影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而影响土壤水分渗透作用.
关键词:土壤水文物理;持水能力;渗透性;砾石;六盘山
-
4723.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竹材变形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DSCM)测定5个竹龄的竹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并实时拍摄竹材拉伸和压缩过程中的位移变化,得出竹材抗拉和抗压试样的应变场.结果表明:从竹青至竹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大致呈减小的趋势;随着竹龄的增大,顺纹抗拉弹性模量逐渐增加.竹材破坏过程复杂且能够直观地反映破坏的全过程,与人们肉眼观察相比,DSCM可提前反映试样状态并预见试样的破坏点.
关键词:DSCM;竹材;变形;顺纹抗拉弹性模量;破坏
-
4724.3种生物农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室内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苦参碱、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3种药剂对悬铃本方翅网蝽1,5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3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方翅网蝽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龄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最强,5龄若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相近.3种药剂中苦参碱的毒力最高,对1,5龄若虫和成虫的LC30分别为0.1957,194.9和197.3mg·L-1;其次为阿维菌素,对不同虫态的LC50分别为10.66,420.5和472.0mg·L-1;苏云金杆菌对不同虫态的LC50分别为3.23,1414.2和6967.2mg·L-1.3种药剂处理后,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虫态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以苏云金杆菌处理的解毒酶活性增强最明显,1,5龄若虫和成虫的3种解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次为阿维菌素处理,3种虫态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1龄若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成虫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苦参碱处理的解毒酶活性增强最不明显,仅引起3种虫态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1龄若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强.1,5龄若虫和成虫不同虫态相比,药剂处理后的5龄若虫体内解毒酶活性高于成虫和1龄若虫.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农药;毒力测定;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
4725.麻栎种子萌发的抑制机制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机械处理;冷藏;内源抑制物质;种子;麻栎
-
4726.慈竹竹原纤维与黄麻纤维红外及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以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种纤维及其化学处理后的单根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主要区别于173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和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二者经双氧水-冰醋酸处理后,黄麻单根纤维在1736cm-1附近仍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在高分辨的二维同步相关谱中,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特征差异更为明显,慈竹竹原纤维在1000~1250cm-1范围内有8个自动峰,1008cm-1处强度最大;黄麻纤维有7个自动峰,1217cm-1处强度最大;同时在1435~1750cm-1范围内,黄麻纤维在1726cm-1(C=O伸缩振动)处出现较强的自动峰,而慈竹竹原纤维光谱中没有.各区域内自动峰均为正相关.与化学处理前纤维谱图相比,二者单根纤维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发生了改变,表明纤维成分对其热微扰过程中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为竹原纤维的识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竹原纤维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慈竹;竹原纤维;黄麻纤维;单根纤维
-
4727.木豆新品种‘CAF11’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CAF11’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墨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0 ~266天,平均株高(238.1 ±28.0) cm,地径(3.90±0.75) cm,单株荚数(1 145.0±251.8)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8.76±0.49)g,单株粒质量(230.59 ±73.38)g.
关键词:木豆;育种;品种
-
4728.楸树良种‘宛楸8401’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宛楸8401’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7.41和7.34 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23.5%和15.6%;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6.9 cm和0.43 m3,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楸树;良种;选育
-
4729.异质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构型与叶构件水分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对全光照、林隙、林冠3种光照环境下6年生云南红豆杉的构型和叶水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的构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存在显著的可塑性变化,叶构件的水分特征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全光环境下的云南红豆杉树体高大、树冠开阔,圆满度为0.97(约为林冠下的两倍);全光下的总体分枝率为8.57,显著大于林隙的6.40和林冠下的4.81;全光中的1级枝长度、枝倾角、叶倾角等构型指标都显著大于林隙和林冠下的;3种光环境下各枝级的叶片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全光下枝条的叶片数量是林隙的2.77倍,是林冠下的6.88倍,但它们都是1级枝的叶最多;叶构件的水分饱和亏缺有随着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的趋势,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则随着光照减弱而减小,表明叶片的抗旱保水和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变大.云南红豆杉为适应不同光环境,在形态和生理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云南红豆杉;光环境;构件;构型变异;水分特征
-
4730.4个生物柴油树种燃料特性的评价
[农、林、牧、渔业] [2014-03-15]
关键词:生物柴油;脂肪酸组成;燃料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