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61.长蕊杜鹃扦插内源激素变化及解剖结构观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野生长蕊杜鹃半木质化茎段为试材,采用植物生长激素KIBA,KNAA和Hormodin对插穗进行处理,测定不同生根期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对扦插不同时期插穗茎段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先快蘸液态KNAA(3 000mg·L-1),再迅速蘸取粉状Hormodin#1处理对插条生根具有显著影响,插穗生根率达到了81.25%;较高浓度的内源IAA含量有利于根原基分化形成,GA3含量上升与插穗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根的形成呈正相关性,低水平的ABA更有利于长蕊杜鹃扦插生根;插穗在根原基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时期消耗内源ZR,在不定根长出后自身合成ZR;通过对淀粉粒研究表明扦插期补充糖类物质是必要的,簇状晶体产生表明钙调控等生理机制形成.
关键词:长蕊杜鹃;扦插;生根率;内源激素;解剖结构
-
4462.高剂量碳酸氢钠日粮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及机制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探讨日粮添加碳酸氢钠(NaHCO3)对蛋壳质量、蛋壳钙、血钙浓度、钙调激素水平以及蛋壳腺中Ca2+转移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900只21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25和50 g·kg-1 NaHCO3添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持续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1和5 g·kg-1 NaHCO3对蛋壳质量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25和50 g·kg-1组蛋壳钙含量显著降低(P<0.01),蛋壳质量、厚度降低(P>0.05),50 g·kg-1组蛋壳强度和血清Ca2+浓度亦显著降低(P<0.05).此外,随着NaHCO3添加量的增加,25和50 g·kg-1组血液维生素D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蛋壳腺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精受体6(TRPV6)、钙结合蛋白(CaBP-D28k)、钠-钙交换蛋白(PMCA1b)和质膜钙离子ATP酶通道(NCX1)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50 g·kg-1组碳酸酐酶(CA)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剂量的NaHCO3(≥25 g·kg-1)使蛋壳质量下降,CA mRNA表达量降低,致使蛋壳腺Ca2+转移受阻,蛋壳钙含量减少、质量下降.其次,低血钙和高维生素D水平使TRPV6、CaBP-D28k、PMCA 1b和NCX1等基因表达增加,表明钙离子跨细胞转运途径在蛋壳腺中起补充转移作用.
关键词:碳酸氢钠;蛋壳质量;血钙;蛋壳腺;钙离子转移;蛋鸡;sodium bicarbonate;eggshell quality;plasma calcium;egg shell gland;Ca2+ transfer;laying hen
-
4463.大麦虫成虫活体的雌雄鉴别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大麦虫;成虫;雌雄鉴别;形态特征
-
4464.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南海野生真蛸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室内封闭静水式呼吸代谢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水温梯度、不同体质量的南海野生真蛸(Octopus vulgaris)的呼吸代谢实验,分析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真蛸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不同体质量真蛸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真蛸呼吸代谢底物 O:N 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对南海野生真蛸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明显影响,体质量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24℃可能为南海野生真蛸呼吸代谢的转折点,在该水温下,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最高,代谢速率最快,单位体质量真蛸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为0.86 mg/(g·h)和36.69μg/(g·h)。真蛸呼吸代谢底物分析结果中,在24~28℃水温变化范围内, O:N比不断增加,表明真蛸呼吸消耗的能量中蛋白质供能比例不断降低。
关键词:真蛸;南海;耗氧率;排氨率;水温;体质量;Octopus vulgaris;South China Sea;oxygen consumption rate;ammonia excretion rate;water tem-perature;body weight
-
4465.Fe3+/TiO2改性竹炭催化降解甲醛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竹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并掺杂Fe3+,经浸渍过滤和高温焙烧制备Fe3+/TiO2改性竹炭,并用SEM和XRD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探究焙烧温度、Fe3+掺杂量、负载层数三因子对改性竹炭去除甲醛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制备Fe3 +/TiO2改性竹炭的最优工艺.从SEM和XRD图谱表征可知,竹炭、TiO2溶胶和Fe3+三者之间能够较好地复合在一起.三因子中焙烧温度因子最为显著,其次是负载层数和Fe3+掺杂量.制备Fe3+/TiO2改性竹炭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450℃、负载层数2层、Fe3+掺杂量1%,其对甲醛的去除率达到61%,均高于单一竹炭或TiO2/竹炭复合对甲醛的去除率,表明三者复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关键词:竹炭;TiO2;Fe3+;溶胶-凝胶法;甲醛
-
4466.基于多源数据的东海小黄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建立稳定环境和波动环境机制下预防性渔业管理生物参考点,整合调查设计和渔捞日志等多源资源指标构建混合矩阵,利用logistic和Fox剩余产量模型的两步分析技术,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评估。模型估算参数和管理参考点显示, Fox模型对渔获量和CPUE拟合的方差贡献率高于logistic模型,两者分别为68%和57%,环境承载力和内禀增长率相差较大。logistic 模型估算了相对较低的承载力和较高的内秉增长率、初始开发率以及MSY。稳定环境下资源状况评判结果表明:1999―2008年间多数年份的捕捞强度超过捕捞水平限制参考点,渔业遭受过度开发,平均资源量保持在中位水平且未达到过度捕捞状态,但已超过目标参考点;波动环境条件下的判别结果显示:logistic和Fox模型拟合的渔业水平均已达到过度捕捞。采用保护性捕捞参考点可增强渔业资源稳定性,当捕捞死亡从参考点FMSY降至预防性参考点Fopt, logistic模型估算资源量从8.1 t上升到10.1 t,而渔获量从13.1 t下降至12.3 t;Fox模型资源量则从11 t增加到15.9 t,相应的捕捞产量从12.8 t下降到11.6 t。Fox模型评估结果较为保守,适合预防性渔业管理。
关键词:东海;小黄鱼;混合矩阵;产量模型;East China Sea;Larimichthys polyactis;mixture matrix;production model
-
4467.微波处理中木材内温度分布的数学模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从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热传导模型,并通过理论模拟揭示不同微波加热方式对预处理中木材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均匀性与微波加热方式直接相关;当采用单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沿着微波入射方向,木材温度逐渐降低,木材内部温差较大,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当使用双向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时,木材内能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
关键词:微波;木材;温度分布;模拟
-
4468.华中地区4座不同类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2006-2008年对湖北境内4座水库的大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4座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15种,从组成来看,均属于硅藻-绿藻型,蓝藻含量居第3位.蓝藻主要分布在1倍透明度(SD)以上的水层,硅藻主要分布在1SD~2SD之间水层,其余各 门藻类基本上集中分布在2SD以上水层,绿藻门中的栅藻(Scenedesmus),裸藻门中囊裸藻(Trachelomonas)则广泛分布于深水层中.不同水层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很大,表层与底层的差异可达2倍以上.各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123.2× 104 cells.L-1,1.283 mg·L-1:道观河258.6x 104 cells·L-1,3.335 mg·L-1;徐家河210.5× 104cells.L-1,2.740 mg·L-1;桃园河221.3× 104 cells·L-1,3.088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水层分布除道观河为表层>SD>2SD>3SD>底层,其余3座水库均为SD>表层>2SD>3SD>底层.从水库之间来看,金沙河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其他3座水库各指数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道观河、徐家河、桃园河两两之间差异不明显.TN与浮游植物呈负相关,而TP与浮游植物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水体的营养水平不同是4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为水库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水库环境保护与水质评价等相关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关键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群落结构;时空变化;水库
-
4469.利用低盐度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培育亲虾初探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在盐度2~3条件下养殖至9月龄的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成虾为材料,研究低盐度养殖对虾在不同盐度驯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以期为利用低盐度养殖对虾培育亲虾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盐度梯度设置为1、8、15、23和30。雌虾经剪切单侧眼柄后进行促熟培育,促熟期间的雄虾养殖水温控制在(27±0.5)℃,雌虾水温控制在(28±0.5)℃。定期检查雌虾卵巢和雄虾精荚的发育情况,采用精荚人工移植技术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培育的亲虾进行组合交配,统计受精率和孵化率,组织切片观察卵巢发育,综合评价各实验组合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盐度梯度范围内,雌虾卵巢都可发育成熟;盐度1组雌虾成熟比例仅10%,且全部死亡;盐度8和15下发育成熟的雌虾达70%,可正常产卵,但产出的卵子受精率较低,不能孵化出无节幼体;盐度23和30下发育成熟的雌虾超过76%,可正常产卵、孵化,但孵化率较低。组织切片观察,盐度8~30范围内各组雌虾卵巢发育无明显差异。在盐度8~30范围内,凡纳滨对虾雄虾精巢都能够正常发育成熟,但盐度30和23实验组的雄虾精巢发育速度明显快于盐度15和8组;随着盐度的降低,精荚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所有盐度实验组的精荚被移植后都可与卵子受精并孵化出无节幼体。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亲虾培育;繁殖性能;Litopenaeus vannamei;low-salinity farming;parent shrimp rearing;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
4470.盐胁迫对16种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盆栽的方法,对16种2年生幼苗盐(NaCl)胁迫40d,并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升高,各树种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400 mmol·L-1盐浓度下,沙枣和水蜡的脯氨酸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62.0%和562.8%,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树种间差异较大;Na+和Cl-含量在不同部位(根、茎和叶)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鞑靼忍冬、药鼠李、风箱树和醉鱼草叶片中Na+含量增加了5~20倍.K+和Ca2+含量随树种不同表现各异.综合各树种盐害症状和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特性,认为柽柳、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卫矛和沙柳具有高度耐盐性,水蜡、沙枣、糖朴、美国皂荚和药鼠李具有中高度耐盐性,杜梨、竹柳、鞑靼忍冬、醉鱼草、风箱树和美国白蜡具有中度耐盐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含量(尤其是Na+、K+和Cl-)的变化对植物耐盐能力的影响较普遍也较大.
关键词:盐胁迫;耐盐性;渗透调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