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6 篇 当前为第 449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481.四溴联苯醚对菲律宾蛤仔组织解毒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样本壳高(2.76±0.18) cm,壳长(4.11±0.22) cm; 四溴联苯醚(BDE-47)梯度设置为0.25、6.25 μg/L,以海水组为对照,取样测定时间为0、1、3、6、10、15和21 d.结果表明:BDE-47对菲律宾蛤仔鳃丝和消化盲囊AhR、CYP4、GST-pi和Pgp mRNA表达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实验时间内,各处理组鳃丝和消化盲囊AhR基因表达呈峰值变化,分别于第6天、第1天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组织CYP4和GST-pi基因表达均呈峰值变化,分别于第3天、第1天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其中消化盲囊CYP4基因表达在3d后保持稳定,且被显著抑制,而组织GST-pi基因表达则在6d后趋于稳定,0.25、6.25 μg/L处理组表现为高于和低于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鳃PgP基因表达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分别于第1天、第10天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而0.25、6.25 μg/L处理组消化盲囊PgP基因表达在21d内分别呈逐渐升高和峰值变化,6d后表现为被诱导和抑制.由此可见,菲律宾蛤仔在BDE-47胁迫下组织解毒代谢基因表达均被显著诱导或抑制,其中GST-pi基因在低浓度处理组被诱导,高浓度组被抑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性,可作为BDE-47污染评价的生物效应指标.
    关键词:四溴联苯醚;菲律宾蛤仔;鳃丝;消化盲囊;解毒代谢;基因表达
  • 4482.广州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的环境效应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计量城市路网景观防护林的环境效应,采用群落生态学及水平多点定位同步观测方法,对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群落结构及消减路面热岛、污染气体浓度效应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防护林群落呈4层垂直结构(上层乔木平均高(-H)=12.6 m、中层乔木-H=6.3 m、灌木层-H=3.2 m、草本层-H=0.6 m),水平30~50 m沿机场路侧带状分布;防护林群落的Shannon(H)达2.39,均匀度达0.76,而森林群落郁闭度达0.68.相对路面空气SO2 、NO2(0.150、0.083 mg·m-3)的日均浓度,防护林林内20m则减小到0.05 mg·m-3以下,空气温度则减小2.0℃,空气湿度增加2.4%,风速减小0.7m·s-1;雨季晴天日,13:00-15:00、林内20~30 m空间相对路面的气温减小值大于2.0℃,而林内10~30 m空间相对路面的空气湿度增加5.0%~7.1%;林内20~30 m空间空气SO2浓度≤0.05 mg·m-3的白昼持续时间达8.3~9.0 h,而林内30~40 m空间空气NO2浓度≤0.05 mg·m-3的白昼持续时间达8.3h;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群落对路面热岛强度、空气SO2、NO2浓度消减效应极其显著.采用趋势面回归方法,获得的机场路面至林内水平尺度空气SO2、NO2浓度时空分布拟合方程适宜于估算应用.
    关键词:广州市机场路;景观防护林;消减热岛效应;环境效应
  • 4483.胭脂鱼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人工授精,组织学、超微结构技术等方法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受精卵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胭脂鱼卵子动物极卵壳仅有一受精孔,属单精受精.精孔器为深凹陷,短孔道型.在17~18℃水温条件下,受精后3 s 精子开始穿过精孔管,受精后5 s 进入卵子;受精后10 s 形成精子星光;受精后15 min,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受精后20 min,第二极体形成;受精后90 min,雌雄原核融合;受精后140 min,受精卵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受精后180 min,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二细胞形成.研究发现:成熟卵子精孔器内无精孔细胞及其他物质,和其他大多数硬骨鱼相似,精孔管内径2.42μm,而精子头部直径与其接近;同时精孔器前庭内壁有许多嵴突,孔洞顺螺旋排列,这些结构特点提示其是造成胭脂鱼单精受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为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其保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胭脂鱼;精孔器;受精过程;细胞学;Myxocyprinus asiaticus;micropylar apparatus;fertilization;cytology
  • 4484.基于VRMap的农区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农业生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GIS平台VRMap 3.0作为视景驱动工具,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数据库和GIS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建立农区三维虚拟场景的方法,并开发了基于VRMap的农区可视化仿真系统,系统具有场景管理、场景浏览、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和景观切换等功能.以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和南京市青龙村为案例区,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实例应用,表明系统能实现农区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虚拟显示,符合现代农区信息服务的发展需求,为新农村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平台.
    关键词:VRMap;农区;仿真;虚拟现实;空间信息;VRMap;agricultural region;simulation;virtual reality;spatial information
  • 4485.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g、9.46 mg/100 g和8.72 mg/100g、8.00 mg/1 00 g和7.80 mg/100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关键词:大口黑鲈;优鲈1号;营养成分;营养品质
  • 4486.牙鲆亲本对子代贡献率的实验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18对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尾牙鲆知oftvacezw)亲鱼的188尾后代进行亲子鉴定,计算其非亲排除率、鉴定准确率以及亲本对子代的贡献率。使用4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排除率>0.9999,准确率为92.02%;用6个标记的排除率為0.999999,准确率为96.81%;用8个标记的排除率為0.999999999,准确率为97.87%;用10个标记的准确率为99.47%;用12~18个标记的准确率为100%。亲子鉴定准确率随非亲排除率和微卫星标记数目的增多而升高。检验所有子代全部是实验亲本的后代,即13个亲本对子代均有贡献,但不同亲本的贡献率不同,最高为47.34%,最低为0.53%。实验表明,基于多标记的非亲排除率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牙鲆亲子鉴定,其鉴定准确率可以达到100%;不同亲本对子代贡献率不同,差异很大,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牙鲆;微卫星标记;亲子鉴定;贡献率;Japanese flounder;microsatellite markers;paternity test
  • 4487.HSP70基因多态性对矮小型黄羽肉鸡热耐受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PCR-RFLP检测的方法,选取HSP70基因的C.-69A>G、C.+258A>G、C.+276C>G、C.+909C>A、C.+1044A>G、C.+1437C>T和C.+1476C>T 7个多态位点,分别在15和35℃条件下对矮小型黄羽肉鸡纯系母鸡进行与热耐受性相关的部分生理与免疫指标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状态下(35℃),C.+276C>G位点与CD3+T细胞含量显著相关(P<0.05),GG基因型个体的CD3+T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1)、显著高于CG基因型个体(P<0.05);C.+1437C>T位点与CD4+T细胞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CC基因型个体CD4+T细胞含量极显著低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1).C.+1476C>T位点的CT基因型个体H/L值显著低于CC基因型个体(P<0.05).常温状态下(15℃),C.-69A>G位点的GG基因型个体CD4+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个体(P<0.05);C.+1044A>G位点与CD4+T细胞含量显著相关(P<0.05),AG基因型个体CD4+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C.+1437C>T位点与CD3+T细胞含量、皮质酮值显著相关(P<0.05),CC基因型个体的CD3+T细胞含量和皮质酮值都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与常温状态相比,各位点同一基因型在热应激状态下T3水平、H/L值和CD4+T细胞含量都显著升高,皮质酮含量和CD3+T细胞含量都显著下降.C.-69A>G、C.+276C>G、C.+1044A>G、C.+1437C>T和C.+1476C>T 5个位点与部分生理、免疫指标显著相关.其中C.+1437C>T位点与多个生理、免疫指标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该位点对矮小型黄羽肉鸡的热耐受性具有潜在的遗传效应.
    关键词:鸡;HSP70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生理指标;免疫指标;chicken;HSP70 gene;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physiological index;immune index
  • 4488.建鲤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1基因的特性及其与增重相关SNP位点的筛选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GHS-R基因在哺乳类为候选的肥胖和生长数量性状位点.本实验使用RT-PCR及PCR的方法,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分离到2个jlGHS-R1s,称为jlGHS-R1a和jlGHS-R1b(分别简称1a和1b). jlGHS-R1s的阅读框编码360个氨基酸,两者间相似性高达96%;另外还存在2个jlGHS-R1s的转录变体(分别简称1a'和1b’),选择性切割了翻译起始碱基后第490-680 nt的191bp片段,该片段两端碱基分别为gt-ag,这种选择性切割导致翻译提前终止,仅翻译184个氨基酸,包括前面3个半跨膜区,这与已报道的罗非鱼等的保留内含子的转录变体不同.jlGHS-R1s的阅读框被1个内含子分隔,该内含子位于第260个氨基酸密码子的第1和第2个碱基之间,1a和1b的内含子长度分别为676bp和885 bp.使用分段PCR在建鲤群体的1a和1b基因上共找到32个SNP位点,构建PCR-RFLP法对其中9个SNPs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各种基因型在322尾建鲤中均有出现,但存在着明显的偏分布.与增重的相关分析表明,位点1a-I_ C386T和1b-E1_ G159T与雌雄鱼鱼种和成鱼阶段增重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CC型和GG型个体增重最快,另外有5个位点则与其中的某阶段或者某性别的增重相关,为了确定上述所得标记的适用性,选取其中4个标记在另外7个家系共610尾鱼中检测,结果C386T和G159T还是与增重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可用于建鲤分子育种.
    关键词:建鲤;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生长相关分子标记
  • 4489.东海北部小黄鱼异方差生长模型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揭示同方差和异方差结构对鱼类生长模型估计精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为案例,选用2007-2009年东海北部近海常规监测的小黄鱼基础生物学测定资料,采用对数正态函数型、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方差结构,分别对Scbnute生长模型3种基本形式的yon Bertalanffy(LVB)、Gompertz和Schnute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和AIC准则,选择确定最优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在渔获群体低龄化的条件下,其生长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对方差结构较为敏感;对数正态函数型、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方差结构函数对3种生长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较为接近,参数标准误和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小黄鱼生长模型以异方差结构函数拟合的效果较同方差结构更为精确和稳健;采用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方差结构拟合生长模型,其AIC值较同方差条件大幅降低,生长模型拟合的各月龄组置信区间范围差距缩小,明显提高了生长模型拟合度.
    关键词:小黄鱼;Schnute模型;异方差;似然比检验
  • 4490.硫酸锌慢性毒性胁迫下克氏原螯虾的组织病理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成虾在Zn2+质量浓度为0、0.40 mg/L、4.04 mg/L和40.37 mg/L的硫酸锌溶液中浸浴21 d,分别于第7、14和21天时每组随机抽取5只虾,采集肝胰腺、鳃、触角腺、性腺、肌肉及消化道组织,于Bouin's液中固定24 h.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观察其组织的病理变化,从组织学水平研究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浸浴时各Zn2+浓度组肝胰腺、触角腺细胞质中出现被染成红棕色的颗粒,且颗粒的数量与浸浴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0.40 mg/L组在浸浴期间各组织均未出现其他明显病变;4.04mg/L组及40.37mg/L组从浸浴第7天开始肝胰腺、触角腺、鳃组织出现出血、细胞坏死等病变,随浸浴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坏死细胞比例增大.40.37 mg/L组第14天时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第21天时精巢、卵巢严重出血,精、卵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肝小管结缔组织增生,大量脱落的细胞塞满管腔使肝胰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红棕色颗粒状斑点.结果表明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硫酸锌浸浴21 d后,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触角腺、鳃、性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明其代谢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因此长期暴露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环境中会严重威胁克氏原螯虾的生存和繁殖.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硫酸锌;胁迫;组织病理;慢性毒性
首页  上一页  ...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