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11 篇 当前为第 441 页 共 542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401.瓯江彩鲤配套选育系繁殖性状的配合力测定与杂交优势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5个配套选育系进行双列杂交产生的F1的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对6个繁殖性状(雄鱼性腺指数、雌鱼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受精率和孵化率)进行了配合力测定和杂交优势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组合间的繁殖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但以“麻花”作母本的交配组合的平均雌鱼性腺指数和孵化率最高,以“全红”作母本的交配组合的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最高,以“粉花”作母本的交配组合的所有繁殖性状参数均较差;雌鱼性腺指数与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表型相关(r=0.411 ~ 0.847,P=0.01~0.04),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相关(r=0.847,P<0.01);雌鱼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3个性状检测到显著的特殊配合力;通过遗传效应预测,10个杂交组合均存在特殊配合力与杂交优势预测值,其雄鱼性腺指数、雌鱼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孵化率的杂交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呈极显著相关(r=0.959 ~ 0.985,P<0.01).本研究结果为瓯江彩鲤配套系育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瓯江彩鲤;繁殖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表型相关
  • 4402.瓯江彩鲤体色相关基因Sox10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探明鱼类体色变异的相关调控因子,采用 RT-PCR 及 RACE 技术获得总长度为2830 bp 的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 Sox10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的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9 bp和1375 bp,开放阅读框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瓯江彩鲤Sox1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部分物种的相似性在59%~94%。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瓯江彩鲤皮肤、肌肉、眼睛和鳔表达量最高,鳃和心表达量次之,肾和肝没有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 Sox10基因在体色类型为白色(“粉玉”体色)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其他体色(P
    关键词:瓯江彩鲤;Sox10基因;体色;RT-PCR;基因调控;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Sox10;body color;real-time PCR;gene regulation
  • 4403.岛屿地理隔离对山茶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我国浙江和山东的8个山茶种群共2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条引物扩增得到210条清晰条带,其中18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62%.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山茶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56 9,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77 9,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分化系数Gst=0.182 9,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 =0.856 7,P<0.05),岛屿地理隔离对山茶种群的遗传分化具有重要影响.UPGMA聚类表明:浙江5个山茶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较高,山东青岛的植物园种群和五四广场种群可能移植自长门岩岛.我国野生山茶资源受人为破坏严重,建议在加强现有岛屿自然种群就地保护力度的同时,建立山茶种质资源库,促进基因交流.
    关键词:山茶;ISSR;岛屿;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4404.马尾松花粉仓贮害虫印度谷螟的生物学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研究了马尾松花粉重要仓贮害虫印度谷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印度谷螟在浙江省富阳市1年发生5代,以成熟幼虫散居包装箱、家具、室内墙角等缝隙和纸张等堆积物间越冬.成虫、幼虫行动极其敏捷,能迅速从存贮被害物的器物空隙中溜飞、爬离,扩散蔓延能力较强.越冬代成虫羽化呈现次高峰期、主高峰期两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12-13日和22-23日.第1、2、3和4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分别为7月3-4日、7月28-29日、8月27-29日和10月5-6日.雌、雄成虫平均交配时间为75.8 min·次-1.交配当天,雌成虫即可产卵,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28粒.成虫平均寿命8.0天,雌雄性比为1.0:1.2.卵平均历期为4.9天.成熟幼虫平均爬行速度为25.2 cm·min-1,直线型爬行占总虫数的62.5%.每头幼虫平均取食花粉片的质量为0.055 g.幼虫食物缺乏或成熟时,迁移寻觅新食源或隐蔽场所化蛹.蛹平均历期为9.9天.
    关键词:马尾松花粉;印度谷螟;生物学特性;发生生境
  • 4405.饲料脂肪水平对褐菖鲉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鱼粉为脂肪源,设脂肪水平分别为6.1%(A组)、9.5%(B组)、12.4%(C组)、15.1%(D组)、18.5%(E组)的5种实验饲料,对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7.56±0.19) g的褐菖(Sebastiscus marmoratus)进行为期60 d 的饲养实验,探鲉讨饲料脂肪水平对褐菖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褐菖鲉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E组最高,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P0.05);(2)褐菖鲉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随脂肪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C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可见,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12.4%)鲉可明显改善褐菖的免疫功能与抗氧化能力.鲉
    关键词:褐菖;脂肪水平;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lipid level;biochemistry indices;immunity;antioxidant
  • 4406.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硝酸、双氧水将水产样品中的有机硒氧化成无机硒后测定总硒含量;用50%盐酸提取样品中的无机硒并用硝酸、双氧水消解,测定无机硒含量,再通过差减法获得有机硒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7.1 ng/mL,线性范围为0~20μg/L.经回收实验和实际样品检测,总硒加标回收率为93.88%~107.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4.97%;无机硒加标回收率为82.88%~90.10%,RSD为2.33%~7.73%.用标准物质对照,其测定数据完全在标准值范围内.实验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适合水产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测定.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法;水产品;无机硒;有机硒
  • 4407.涉及邻近关系的多尺度林业数据图形综合方法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多尺度;邻近关系;图形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 4408.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借鉴国内外森林视觉景观评价和城市声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影响森林声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2级3类的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森林声景观美学评价体系的11个指标的得分值和其权重之乘积,将其累加值定义为声景观美学指数.根据声景观美学指数的大小来衡量森林声景观优美程度.
    关键词: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 4409.贝龄对马氏珠母贝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速长系F2为材料,分析了贝龄对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影响.实验设2.0龄贝植核组(A)、2.0龄贝对照组(B),1.5龄贝植核组(C)和1.5龄贝对照组(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插核手术与海区养殖,育珠期为450 d.在插核后第15、30、60、180、270和450天,比较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差异;在插核后270 d和450 d,比较A和C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插核后第15、30、60、1 80和270和450天,4个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和D组的成活率显著大于A和B组(P<0.05),C和D组的体质量日增长率显著大于A和B组(P<0.05).在插核后第270天,A和C组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和珍珠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和C组间优质珠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插核后第450天,C组留核率、珍珠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均显著大于A组(P<0.05).结论认为,利用低龄贝进行插核育珠明显提高植核贝的留核率、成活率和珍珠层厚度,从而能够提高珍珠质量.本研究旨在为合理设计马氏珠母贝的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贝龄;生长;珍珠质量;珍珠产量
  • 4410.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钾、pH值和有机质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设置固定监测样地,研究消落带首次经历水库水位涨落后土壤氮磷钾含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影响,消落带0~10,10~20和20~30cm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下降41.53%~59.87%,速效磷含量下降5.26%~36.76%,速效钾含量下降3.55%~45.56%,全氮含量下降9.52%~40.00%,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7.62%~37.83%,全磷和全钾含量基本上没有变化,土壤pH值略有变化,变幅为1.73%~9.58%.
    关键词:消落带;土壤氮磷钾;pH值;有机质;变化;三峡库区
首页  上一页  ...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