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71.传动系统振动对载货汽车通过噪声的影响机理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对汽车通过噪声源进行论述,利用对某载货汽车通过噪声的研究阐述传动系统振动对通过噪声的影响。利用摸底试验、传动轴模态计算和模态试验等方法,确定试验样车通过噪声大的原因为变速器副箱齿轮啮合激励为激振源,且3根传动轴耦合共振使噪声扩大。结合噪声原因分析和方案可行性分析,提出采用改变传动轴空腔结构以消除传动轴空腔扩音的方案,从而使试验样车的通过噪声显著降低。
关键词:载货汽车;通过噪声;模态分析;传动系统振动
-
51072.城市道路工况下冷却式EGR积碳台架试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基于城市道路车辆行驶工况设计EGR积碳发动机台架试验并进行1000h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EGR系统积碳试验前、后的整车排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增加,EGR冷却器热效率逐渐下降,废气压力损失不断增大,在700h后逐渐趋于稳定;EGR阀迟滞特性逐渐增大,闭环开启响应时间变慢;EGR系统积碳导致整车污染物排放恶化,尤其是对NOx和PM排放的影响更加明显。
关键词:发动机;冷却式EGR;积碳;台架试验
-
51073.电动转向油泵总成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7]
电动转向油泵总成的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是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以CA6121URBEV2型纯电动客车为平台,依据转向泵的基本参数及工作特性确定了油泵电机的额定工作扭矩、峰值工作扭矩、额定工作转速等,从保障整车高压电气安全性、行驶安全性和降低总成能量消耗的角度出发,开发了电动泵总成的高压上下电策略、转速控制策略和故障处理策略,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电动泵总成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电动转向油泵总成;参数匹配;控制策略
-
51074.基于局部线性模型树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排放模型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为研究面向闭环控制的柴油机在线排放模型,以1台高压共轨、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转速、扭矩、空燃比、燃烧始点、燃烧重心、燃烧终点、最高燃烧温度、最大缸内压力等运转和燃烧的各项参数为基础,运用局部线性模型树对排放物HC,CO,CO2,NOx和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转速、扭矩、空燃比为输入时,CO,CO2,NOx的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转速、扭矩、空燃比、燃烧重心为输入时,HC、烟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排放的期望响应与仿真输出的平均误差在10%以内,线性回归相关系数达到0.96以上。各个排放物的仿真过程单独进行时,可以得到较好的仿真效果。因此,局部线性模型树模型适用于高压共轨柴油机排放物的仿真。
关键词:局部线性模型树;柴油机;排放;模型
-
51075.DFSS设计方法在自动变速器标定中的应用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基于DFSS设计方法理论和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标定的基本流程,以某匹配6挡自动变速器的车型松油门时2挡升4挡换挡质量问题为例,阐述了DFSS设计方法在自动变速器标定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并应用该设计方法对自动变速器标定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应用该设计方法后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的稳健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标定;DFSS;换挡质量
-
51076.前置DOC对SCR系统柴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对装配前置DOC和无DOC的SCR系统柴油机进行稳态和瞬态试验,研究了前置DOC在不同循环状态下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置DOC能显著提高SCR入口处NO2与NOx的体积比V(NO2)∶V(NOx),加速SCR反应,提高NOx转化效率,改善NOx排放;在ESC非怠速工况下,DOC对V(NO2)∶V(NOx)的影响会随着排气中氧含量和排气温度、空速的提高逐渐降低;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NH3对O2的选择性突然提高,V(NO2)∶V(NOx)对NOx转化效率的影响将减小;DOC内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有限,不足以提高SCR入口处排气温度,而DOC陶瓷载体的储热特性在瞬态循环下会对SCR入口温度产生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改善NOx排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柴油机;排放;氮氧化物;柴油机氧化催化器;选择性催化还原
-
51077.大功率LED前照灯近光散热器布置方案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针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对结点温度要求控制严格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导热板+热沉的散热技术来满足LED前照灯散热封装的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车灯所处发动机舱的环境温度,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研究了芯片结点温度随环境温度、导热板长度、散热器倾斜角度、芯片封装深度变化的规律。试验值与数值模拟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LED前照灯;数值模拟;强化散热;结点温度
-
51078.基于风冷模式的18650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设计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针对某纯电动乘用车的使用要求,设计了基于风冷内循环结构的18650动力电池系统,研究和分析了18650动力电池的结构安全性、热管理安全性和阻燃与绝缘安全性。以该18650动力电池的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计算公式,建立了18650动力电池的生热仿真计算模型,对电池风冷内循环系统的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优化了电池箱内部流场设计。通过实车试验和低温加热均衡试验,验证了基于风冷模式的18650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纯电动乘用车;18650动力电池;安全性;风冷内循环系统
-
51079.载货汽车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针对载货汽车传动系统异响现象进行分析,确定该现象为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造成的。采用常用措施进行故障排除未彻底解决问题。从理论计算出发,利用AMESim软件模拟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因素,确定改进方向;优化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刚度特性。通过实车验证证明该优化措施有效,异响现象消失,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消除。
关键词:载货汽车;传动系统;扭转共振
-
51080.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排放的热物理特性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9-25]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的热物理特性,基于某发动机试验台架设计了二级热稀释系统。采用EEPS3090粒谱仪对不同稀释比、加热温度、蒸发温度下的颗粒粒径分布和浓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比下颗粒数量浓度随粒径的增大呈现对数正态双峰分布,不同加热温度和蒸发温度下颗粒数量浓度随粒径增大呈现三峰分布;较大稀释比对核态数量总浓度影响较大,加热温度高于200℃后颗粒数量浓度趋于稳定,蒸发温度对积聚态颗粒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汽油机;缸内直喷;颗粒;粒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