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3-05-21]
4 月医药生物板块窄幅震荡,受2022 年及2023Q1 业绩验证、AACR 年会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收跌0.44%,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10 位,跑赢沪深300(-0.54%)0.10 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涨幅达到1.41%,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17 位,跑输沪深300(4.07%)2.65 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化学、中药月涨3.41%、2.71%,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分别下跌7.10%、2.10%。
[医药制造业] [2023-05-21]
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22年营收、利润表观增速放缓,细分行业表现分化。上市公司口径以A+H生物医药行业4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2022年收入实现9.7%的增速,其中CXO、疫苗、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上游、ICL、连锁药店、医药电商等细分行业实现20%以上较快增长。中药、化药(仿创、创新)、连锁医院、医药流通等均为个位数增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2022年国内医药行业整体的基本面(集采、谈判、疫情)。
[医药制造业] [2023-05-21]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业规模从2015年507.1亿增长至2021年的1572亿元,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其中,民营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公立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6.5%。随着现代工作、学习、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63.1亿元,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8%,中国眼科医疗市场持续扩容确定性高。
[医药制造业] [2023-05-16]
创新药品种:商业化放量加速,品种迈入收获期。创新药商业化加速,2021创新药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超100%,2022年增速放缓与疫情管控院内放量受影响相关。年销售破亿单品数目快速增加。看好创新药获批的增加、重磅品种多适应症的获批、相关品种纳入医保目录和海外获批的加速。催化剂:潜力品种临床数据公布,商业化品种放量边际改善。23Q2学术会议临床数据披露,为行业上升提供催化动力;渠道拓宽+适应症范围增大驱动已上市品种持续放量。
[医药制造业] [2023-05-16]
2022短期放缓,2023全年可期。医药生物上市公司2022年及2023年Q1整体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1.3%、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7%、-24.3%。从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及2023年Q1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5.19%、33.40%;净利率分别为9.16%、9.68% ,相对平稳。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短期放缓,主要受同期高基数、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展望2023全年,板块整体有望逐季向好。
[医药制造业] [2023-05-16]
民营医院2022 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目前正处于快速修复期。受疫情影响,2022 年1-11 月全国医院诊疗人次同比下降5.2%,诊疗量的下滑导致民营医院板块经营业绩承受较大压力。5 家综合医院A 股上市公司2022 年合计营收同比下滑9.4%;专科医院各板块业绩同样有所承压。2023 年一季度,各板块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行业单季度净利润由2022 年Q4 的-21.86 亿元增加至2023 年Q1 的15.75 亿元。
[医药制造业] [2023-05-16]
化妆品:23 年2 月需求逐步复苏,行业格局持续优化。需求方面,22 年受疫情、超头缺位等多因素影响,化妆品限额社零增速为-4.5%,23Q1 恢复至+5.9%,23 年2 月以来迎来正增长;抖音维持高景气度,23Q1 销量增速超过70%,成为线上增长核心驱动力。竞争格局方面,外资品牌疫情冲击下国内增速换挡,22 年欧莱雅北亚/雅诗兰黛亚太/资生堂中国收入增速分别为+6.6%/-15.2%/-9.8%,而新锐品牌成长环境转变(流量成本上升、一级市场融资热度下降、推新成本提升等)快速增长难度提升,利好拥有灵活流量获取能力、扎实研发沉淀以及高组织效率的国货龙头,未来有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升份额。
[医药制造业] [2023-05-15]
[医药制造业] [2023-05-15]
[医药制造业] [2023-05-14]
多项国家政策先后落地,支持中药传承创新。2019 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会发布中医药发展相关文件。2020 年底以来,各项中医药发展政策先后落地,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逐渐步入落地执行阶段。国家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将是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中药业绩表现强劲,在医药板块内部极具估值性价比。2023 年第1 季度,中药板块业绩强劲,在医药板块内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速居首。在医药板块内部,中药生产PEG<1 的比例最高,占比高达83.12%;中药生产PE(整体法)为22.5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