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3-06-08]
预计2023年中向FDA提交12岁以下儿童嗜酸性食管炎(EoE)适应症上市申请。该品种成人适应症已于2022/5/20在美获批,是FDA批准的第一款从根源治疗EoE的药物。此前最常见的是氟替卡松以及off-label布地奈德这一类免疫抑制药物以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酸性物质分泌的药物。目前在研品种还包括靶向IL-5的mepolizumab、reslizumab、benralizumab,因为导致EoE的主要原因是IL-5、IL-4、IL-13的释放。靶向TSLP的Tezepelumab于2021/10/8拿到FDA的孤儿药资格。目前EoE在美国的发病率为1/2000,即全美大约17.5万患者。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 [2023-06-07]
[医药制造业] [2023-06-06]
中药在医药板块具有特殊性,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中药是具备中 国特色的医药板块,中药国企更加具备代表性。我们认为当前政 策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链发展,中药国企作为中药发展重要力 量,近年在国企改革与业务与众多支持性政策扶持下,盈利能力 显著提升。但我们目前诸多中药企业,特别是国企的价值没有得 到充分体现,估值体系亟需重建。
[医药制造业] [2023-06-06]
结论:今年到明年初主要看点为 4 大重磅品种的获批,包括 Tirzepatide 减重适应症, Donanemab 阿尔兹海默症, Mirikizumab 肠炎, Lebrikizumab 皮炎。以上品种预计会带动公司从 2024 年起进入业绩快速成长期。
[医药制造业] [2023-06-06]
5 月医药生物指数收跌2.50%,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10 位,跑赢沪深300 指数3.22 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1.12%,位列申万31 个子 行业第15 位,跑赢沪深300 指数0.77 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中药 再度上涨3.90%,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 别下跌6.36%、5.76%、3.11%、2.96%、1.74%。个股方面,涨幅前三为三博 脑科、爱朋医疗、创新医疗,分别上涨232.40%、67.65%、56.57%,跌幅前 三*ST 紫鑫、康乐卫士、皓元医药,分别为-61.90%、-51.20%、-42.94%。
[医药制造业] [2023-06-06]
[医药制造业] [2023-06-06]
[医药制造业] [2023-06-02]
2022 年以来医美板块由于严监管常态化、疫情、以及业绩增速放缓等因素迎来震荡调整,从股价表现来看,上游器械耗材表现更佳。整体来看,除却疫情反复的外部环境,2022 年医美行业继续延续2021 年以来的趋势,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持续更新迭代,再生类、胶原蛋白成为后起之秀;监管端不断强化细化,主要集中在产品监管和营销宣传方面。具体到业绩层面,2022 年医美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上游业绩增速更高,整体表现更具韧性。
[医药制造业] [2023-06-02]
2023 年4 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上升24.3%,后续有望进一步改善。随线下出行需求逐渐增加,以及消费者信心恢复,2023 年4 月消费品市场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升18.4%至34910 亿元。春夏颜值相关消费增长,4 月化妆品零售总额为276 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4.3%。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化妆品消费旺季到来,化妆品零售额有望进一步增长。
[医药制造业] [2023-06-02]
国内部分CRO 龙头企业自2019 年开始布局上游实验猴供应商赛道,实验用猴供应相对充足。2019 年药明康德收购了广东春盛猴场;2021 年康龙化成收购了肇庆创药、康瑞泰,2022 收购了安凯毅博;2022 年昭衍新药收购了广西玮美生物和云南英茂生物。如果海外实验用猴供应紧张和价格高位的情况持续下去,海外临床前CRO 订单有望向国内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