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61.非小细胞肺癌中LKB1和VEGF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LK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临床分型及进展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78例,分别取材自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分析组织中LKB1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LKB1蛋白和VEGFR2在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肺组织LKB1高于肺癌组织,VEGFR2低于肺癌组织;在肺癌组织LKB1在高分化组织和无淋巴转移组高于中、低分化和有淋巴转移组,而VEGFR2高分化组和无淋巴转移组低于中、低分化组,亦低于有淋巴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LKB1蛋白和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相反趋势,LKB1的低表达、VEGFR2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癌,非小细胞肺;细胞分化;淋巴转移;LKB1蛋白
-
31362.UPLC-MS/MS测定黑小麦中B族维生素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黑小麦中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B6(VB6)的含量.方法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结果 VB1、VB2和VB6在20 ~ 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黑小麦中VB1、VB2和VB6的含量分别为0.965~1.961,0.614 ~0.963和0.364~0.625 μg/g.结论 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植物中VB1、VB2和VB6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HPLC-MS/MS;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黑小麦
-
3136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18周,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治疗前评分)的变化为指标评估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的各部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且治疗18周后,观察组的UPDRS评分的各部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帕金森病
-
31364.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肥胖等是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提示,一些新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尿酸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等已逐渐受到重视[1]。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ACS发病率较高且常反复发作,危险性大。本研究通过对T2DM合并ACS患者的血尿酸及血脂水平进行分析,为探究T2DM的早期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2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尿酸;血脂异常
-
31365.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胆道开口数目及重建方式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移植肝胆道开口数目及重建方式与受体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资料,根据供肝断面胆道开口数目不同进行分类,比较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移植肝断面胆道开口数为1个的有63例,开口数为2个的有30例,开口数目为3个的有1例.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1%(33/94),其中胆漏为6.4%(6/94),吻合口狭窄为29.8%(28/94),非吻合口胆管狭窄为2.1%(2/94).供肝断面胆道开口数目为1个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多个开口者(P<0.05).2例胆漏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20例患者经胆汁引流结合药物等保守治疗,11例行T管窦道放置支撑管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球囊扩张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肝功能好转.结论 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供肝切取过程中,在确保供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单一胆道开口的移植物有利于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胆汁引流结合药物、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是治疗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胆道开口;胆道重建;胆道并发症
-
31366.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子宫特殊类型(特殊组织学和生长方式)平滑肌瘤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1982-1987年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110例为A组;2007-2010年同类患者41例为B组;2007-2010年普通子宫肌瘤患者41例为对照组(C组),随访1~5年,比较3组的年龄、术式、肌瘤复发率和恶变情况,并比较A组和B组的子宫特殊类型.结果:3组间年龄、术式、肌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恶变患者.结论: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是良性疾病过程,恶性潜能未确定的子宫平滑肌瘤病理诊断应慎重.
关键词:平滑肌瘤;子宫肿瘤;病理诊断
-
31367.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小球中的表达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球中乙酰肝素酶(Hpa)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行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78例,按照Lee氏Ⅰ~Ⅳ级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肾癌患者肾切除标本中无癌细胞浸润的正常肾组织,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尿素氮、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C3、尿变形红细胞计数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Hp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肾小球内仅有极少量Hpa表达,4组IgA肾病患者肾小球内均有Hp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IgA肾病4组间肾小球内Hpa表达强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其表达的强度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变形红细胞计数及尿C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a的异常表达参与IgA肾病的病理损害与蛋白尿的形成,下调Hpa有益于IgA肾病的转归.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肾小球;蛋白尿;免疫组织化学;乙酰肝素酶
-
31368.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连续饲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加10%猪油、2%胆固醇、0.5%胆酸钠、5%蛋黄)1个月的方法建立高脂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安络化纤丸治疗4周,观察一般情况及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肝匀浆TG、丙二醛(MDA)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大鼠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安络化纤丸可明显降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TC和TG水平,降低肝组织TG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并降低肝组织MDA水平.安络化纤丸可显著改善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 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安络化纤丸;高脂性脂肪肝;大鼠
-
31369.不同来源鹿茸肽对成骨细胞作用的比较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比较塔里木马鹿茸肽与梅花鹿茸肽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分析药材差异性.方法 以相同工艺从两种鹿茸中提取不同肽段的鹿茸肽.以MTT法及PNPP法检测不同肽段鹿茸肽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采用粉末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分析塔里木马鹿茸与梅花鹿茸的结构及甘氨酸含量差异.以凝胶电泳法及HPLC法分析鹿茸肽成分差异.结果 从塔里木马鹿茸中分离得到3种不同肽段的鹿茸肽,分别为相对分子质量(Mr)> 30 kD组分(样A)、Mr5~10 kD组分(样B)、Mr>5 kD组分(样C);从梅花鹿茸中分离得到3种不同肽段的鹿茸肽,分别为Mr> 30 kD组分(样D)、Mr5~10 kD组分(样E)、总肽组分(样F).样B和C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并上调碱性磷酸酶活性,样F仅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其余组分作用微弱.塔里木马鹿茸与梅花鹿茸粉末形态类似,但含有更多甘氨酸成分,其鹿茸肽含更多潜在活性成分.结论 塔里木马鹿茸与梅花鹿茸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包含抗骨质疏松成分.
关键词:塔里木马鹿;梅花鹿;鹿茸肽;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
-
31370.丹皮酚对急性哮喘模型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急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以及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丹皮酚组、布地奈德组,每组12只.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丹皮酚组给予丹皮酚100 mg/kg灌胃,1次/d,末次激发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采用ELISA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表达,real-time PCR观察TSLP的表达,Western-blot观察TSLP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加重,丹皮酚能够显著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IL-13和血清总IgE含量显著降低.丹皮酚治疗后哮喘小鼠肺组织高表达的TSLP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丹皮酚能够抑制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SLP的的表达而实现.
关键词:丹皮酚;哮喘;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