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3873 篇 当前为第 3131 页 共 3388

所属行业:医药制造业

  • 31301.甲状腺呈胸腺样分化癌一例报告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7岁。因颈前肿物1个月于2012年8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无疼痛感,偶有心慌、气短,无手足震颤,无乏力、多汗,无情绪改变。既往体健。查体:甲状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最大者位于左叶下极,大小约3.0 cm×2.5 cm×2.0 cm,质地较硬,光滑,界尚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均示正常。胸正侧位片示气管向右侧移位。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双叶肿大,见多个实性结节,最大结节位于左叶下极,约3.0 cm×2.5 cm,界限欠清,密度不均伴多个沙粒样钙化,内血流信号丰富。左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疑似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甲状腺下极有一大小约3.0 cm×2.5 cm×2.0 cm结节,质硬、界限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未侵出甲状腺被膜。切除结节送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待术后病理。遂行甲状腺双叶全切除、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大小3.0 cm×2.0 cm×2.0 cm,大部分表面有包膜,切面灰白,质地硬。低倍镜下肿瘤细胞被纤维组织分割呈岛状、索状,肿瘤细胞呈泡状核,核仁较明显,有向鳞状细胞分化现象,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见图1。高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胞浆较少,淡染,弱嗜酸性,胞核淡染空泡状,核仁易见,见图2。免疫组化:降钙素(-);CT(-);TG(-);TTF-1(-);CD3(-);CD5(+),见图3;CD117(+),见图4;CK(+);CK19(+);Ki-67(20%+);P63(+)。符合甲状腺呈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 CASTLE)表现。右叶甲状腺肿未见癌组织。送检左颈部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术后给予口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随访9个月无复发,长期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例报告;甲状腺呈胸腺样分化癌
  • 31302.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联合抗CD3单抗包被对急性白血病CIK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RetroNectin)与抗CD3单抗(CD3Ab)联合包被培养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etro-Nectin包被(RN组)、CD3Ab包被(CD3Ab组)及RetroNectin联合CD3Ab包被(RN+CD3Ab组)与传统方法培养(对照组)获得CIK细胞,比较各组增殖、表达及杀伤活性。结果 CIK扩增:各实验组CIK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且RN+CD3Ab组高于RN组和CD3Ab组(P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纤连蛋白类;抗原, CD3;抗体,单克隆;细胞因子类;杀伤细胞;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s;fibronectins;antigens,CD3;antibodies,monoclonal;cytokines;killer cells
  • 31303.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观察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给予小檗碱+达英-35(Diane-35),对照组给予安慰剂+Diane-35,2组均连续用药3个周期.测量并计算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WHR、FPG、CHOL、TG、HOMA-IR、CRP、TNF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檗碱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向心性肥胖,调节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可改善慢性炎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抗药性;小檗碱;炎症;C反应蛋白质;炔雌醇
  • 31304.脂联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和高发疾病,是人类主要的致死性疾病,其逐年升高的发病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蛋白,具有特异性,是与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唯一呈负相关的脂肪因子。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抵抗作用[1-2]。脂联素是心肌梗死的血清标志物[3],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学有相似之处。现将近年来对脂联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脂联素;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综述
  • 31305.胸腔积液胆固醇对胸腔积液性质的判定价值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通过测定胸腔积液(胸水)中胆固醇(Pch)含量以判定胸水的性质.方法:回顾性研究148例诊断明确且为单一因素所致胸水患者的Pch、胸水乳酸脱氢酶活性(PLDH)、胸水蛋白(Pprot)、血清蛋白(Sprot)值及胸水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P/Sprot),按病因分为漏出液组、结核性胸膜炎(TB)组、炎症组和恶性胸水组,比较各组Pch、PLDH、Pprot、P/Sprot值的差异,及Pch、PLDH、P/Sprot诊断胸水渗漏性的价值.结果:漏出液组Pch、PLDH、Pprot、P/Sprot低于渗出液各组相应值(P<0.001).取Pch 1.25 mmol/L作为诊断渗、漏出液的临界值,Pch、PLDH、P/Sprot、Pch联合PLDH对胸水渗出液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2.1%、71.9%、86.8%和97.4%,特异性分别为100%、100%、97%和100%,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8.4%、90.5%和98.0%.结论:Pch是胸水中相对稳定的参数,其检测简单易行,对胸水渗漏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Light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关键词:胸腔积液;渗出液和滤出液;胆固醇;敏感性与特异性;ROC曲线
  • 31306.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万单位/次,3次/d,疗程10 d.观察两组治疗第1,4,7,10天血浆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P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检测指标值逐渐下降,TNF-α在乌司他丁组第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和CPR在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
  • 31307.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同期放化疗.苦参组从放化疗开始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放疗结束;同时将复方苦参注射液5 mL加入5mL生理盐水注入雾化器,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用面罩置于患者口鼻上,嘱患者吸入气雾,将药液雾化完毕,每日2次,至放疗结束.结果:苦参组有效率(95.0%)与对照组(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组的放射口腔黏膜反应、放射皮肤损伤及有关消化道反应、Ⅲ/Ⅳ度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异常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苦参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虽未能提高同期放化疗疗效,但能减轻同期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促成放化疗顺利完成.
    关键词:鼻咽肿瘤;癌;放射疗法;药物疗法;苦参
  • 31308.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癎)的临床疗效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新诊断小儿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小儿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5 mg/kg,至第4周加至目标剂量4.0~5.0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疗效.结果:80例患儿中完全控制31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病程≤1年患儿的疗效好于≥6年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发作类型中以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以皮疹、头痛、嗜睡较为多见,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癎)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出现率低,是治疗小儿癫(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抗惊厥药;三嗪类;癫(癎);儿童
  • 31309.木蝴蝶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木蝴蝶提取物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大鼠90只随机分为激光光凝对照组(A组)、木蝴蝶提取物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A组不给 药,B组给予木蝴蝶提取物100 mg/kg,C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7,21和28天观察新生血管发生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率都在第21天达高峰,B组与A、C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第7天开始,A、C两组光镜下均可见光凝斑部位机化增厚,Bruch膜破裂,B组在早期的炎症反应较轻.第3和7天,各组视网膜各层VEGF阳性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和21天,A、C组VEGF阳性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 木蝴蝶提取物可以防治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早期形成,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木蝴蝶提取物;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光凝
  • 31310.乌苏里蝮蛇毒一种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具有促凝血活性的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方法 利用IDASepharose FF亲和色谱作为独立的蛋白分离纯化手段,并且结合Sephadex G-100,Sephadex G-50凝胶过滤色谱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蛋白组分.结果 该组分经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显示为均一的单一条带,即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7 kD.结论 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能够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提取到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组分.
    关键词:乌苏里蝮蛇蛇毒;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CLRPs);分离纯化;活性测定
首页  上一页  ...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